囤货者完败


  2008,囤货者大灾之年。
 
  在身价贬值、财富缩水的痛苦之余,囤货者亦须承受来自各方关于“推高价格,扰乱市场”的诟病。
  
  然而,此时此刻,逆向思维或许亦很珍贵。
    

  囤来的祸事


  5月,当青岛、日照、天津等铁矿石卸货港口纷纷提高堆存费时,韩顾成并未在意,而眼下,他与别人合伙囤在那里的数万吨印度铁矿石已然无法出手。

  事实上,市场早已预警。今年5月,交通运输部统计,中国港口铁矿石存量已达7922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7月底,此数字仍高达6800万吨。另一方面,海关统计显示,6月,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增长40%,达3779万吨;上半年进口量为2.3亿多吨,较07年同期增长22%,高于07年全年17%的进口增幅。据此,业界认为,由于囤积量太大,8月以来,铁矿石压港压力仍未根本消除。  

  虽说与上述数字相比,韩顾成与其合伙人的几千万元只是九牛一毛,但半年来,资金套牢、财富迅速缩水的韩顾成,已悄悄将所吸香烟的牌子从软“中华”换成了硬“玉溪”。与此同时,韩顾成还经营着沈阳浑南地区多个建筑工地,为使09年能够顺利开工,他不得不举债度日。  

  “债主拿走了所有能抵押的实物,惟独不要我在港口的矿石,48年了,第一次感觉到我的钱离我是那么的远。”本命之年的韩顾成说,也许,他现在离一无所有仅一步之遥。  

  回望来时,与众多铁矿石囤积者一样,韩顾成后悔不已。  

  2005至2007三年中,来自中国钢企的不完全统计:中国铁矿石需求增涨和价格涨幅分别达到60%和165%,尤其是2007年,进口铁矿石3.8亿吨,占全球总量46%。  

  今年5月开始,业界发觉苗头不对,07年一个月的铁矿石进口量仅在3000万吨左右,而08年这一数字则增长到3700万吨,“但从08年上半年情况看,虽然铁矿石进口数量在增加,可国内生铁产量却远低于铁矿石供应量。”国泰君安证券钢铁行业一位分析师说,这意味着相当多的铁矿石并未销售出去,“囤积行为确实不容忽视。”  

  果然,由于产业内部无法消化海量涌入的铁矿石,加之受经济大气候影响,国内各地频传港口压港,5月至8月,青岛、日照、天津等铁矿石卸货港口一直在疏港。  

  “然而,对于囤货者来说为时已晚。”韩顾成说,由于回笼资金不得不降价处理部分矿石,他与其它合伙人投入的总计近3000万元的资金,已经缩水50%。

  

  延伸的痛苦

  

  韩顾成的痛苦还不仅于此。  

  2006年,韩顾成以500万元参股沈阳废旧塑料交易市场,彼时,每吨从五千到一万,国内废旧塑料身价一路看涨,“堆积如山的废旧塑料饮料瓶就是钱。” 

  由于当时每天都有近千吨废旧塑料饮料瓶运进市场,而价格一直在涨,韩顾成和股东们定下“规矩”:一天最多卖二、三百吨,其余囤下。韩顾成形容,那时的生活很简单,“囤废旧塑料赚钱,然后再囤铁矿石,赚更多的钱。” 

  然而,2008年初拐点到来。  

  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下行,废旧塑料回收行业未能幸免,几个月内,废旧塑料从每吨过万跌回五千以下,眼下更是有价无市,废旧塑料交易市场一天的销售量只有几十吨,近万吨废旧塑料无人问津,堆积如山。  

  眼下,韩顾成和股东们每个月的车辆和税费支出数以万计。  

  好在几个月以来,韩顾成已学习沈阳鞋业园里其它业主,将其出口加工鞋厂内价值30多万的皮革原料进行处理,没有在出口订单锐减的当下被囤积再咬一口。  

  但是,韩顾成的鞋厂却因此不得不天天都去采购皮革原料,无形中,企业流失着效益与效率。“没办法,现在厂里多一天的原料都不敢囤。”韩顾成说,这种情况对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企业而言,大同小异,“不囤货”与“不倒掉”成为生存法则。 

  事实也是如此,资贷危机袭来前后,胃口大开的囤货者冰火两重天。从土地到房产,从股票到期货,多矿石到金属,从猪肉到金条,囤货者发现,曾经深爱着的人和事如今已经不再爱着他们。

  面对诸多痛苦,韩顾成心有不甘,“难道真的全是囤货惹的祸?”

  

  产业的难题

  

  在韩顾成和更多已陷“冬天”的囤货者看来,“囤祸”的背后另有凶险。  

  事实上,2005年对中国钢铁业而言,是一个标志性年份。众所周知,这一年,中国钢铁产能达到3.48亿吨,正式从钢铁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此前5年,中国钢铁产业增长了170%。但是,巨大的变化也导致中国铁矿自给不足,2004年开始,铁矿石谈判主动权旁落于国外矿商。  

  于是,就在2005年,国家发改委出台《钢铁产业民展政策》(以下简称《政策》),旨在淘汰与调控落后和过剩的产能。  

  “如此背景必然传导至铁矿石进口量。”此后,为决定还是否加入囤货行列的韩顾成奔走于全国钢企,然而,他却发现,“这仅仅是个正常意义上的逻辑。”  

  彼时的业界统计显示,《政策》出台之初,曾计划将产能压缩在3亿吨之内,但半年后,中国钢铁业产能却达4亿吨,其中,落后产能8000万吨上下,而至2008年,产能已越过5亿吨。  

  韩顾成到过的一些地方,为应付落后产能的淘汰,钢企往往以设备改造来规避国家调控,“政策是好政策,只是部分地方有自己的小九九,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宏观调控的力度和效果。”  

  “这种情况下,不光我们,就连部分钢企都以为市场还会好上一段时间,可谁料想受国际影响的变化来得如此突然。”韩顾成认为,将他和众多囤货者裹挟其中的这场囤货败局或许具有“两面性”。 

  败局已定,大势已去。只有初中文化的韩顾成将自书的“决不囤货”四个大字,悬于家中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