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风暴将对世界的政治氛围产生重要影响


  美国金融风暴不但将对世界经济和金融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将对世界的政治氛围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美国国内。2008年11月5日是美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天!这是变革的一天,不仅世界的政治秩序在面临变革,思想观念也在面临变革。这一天,奥巴马终于胜出,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胜利,不仅表明肤色不再重要,更表明了美国左右这个时代的思想观念已经被民众和网络悄悄地颠覆了。其胜利不仅挑战了这个时代的政治哲学,更是对所有熟悉当今美国代政治事务的精英专家的一次挑战。在和平年代,这就是一次革命,是对强调资历、经验、行政、信任、权威的庸俗政治学的一次彻底革命。它证明被精英们“计算和算计”着的美国政治游戏规则,正在被以激情和快乐为原则的感性的民众所改写。

  二是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对金融机构注资,对部分金融机构国有化,发生在美国,也发生在英国,还发生在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经历过此次金融危机,看得见的手——市场正在消失,看不见的手——政府控制会增强,政府开始回归市场。美国政府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最大的反思,并不是要彻底抛弃“自由主义”,而是要在自由主义中注入“计划”因素 。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政府的作用将会逐步上升。但是此刻的国有化只是暂时行为,在未来金融市场稳定之后,政府一定会有条件地退出。

   三是在世界的东方中国。随着此次金融危机的逐步升级,中国的地位也在逐步上升,中国维持自己的经济增长对世界是一个贡献,俄罗斯,法国都希望中国稳定中国经济。自9月初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方主要媒体有一些声音认为中国将在此次危机处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有三要点:首先,中国是世界目前最庞大的新兴经济体和市场;第二,中国目前拥有大宗的美元外汇储备,并且是美国的主要债权国之一;第三,中国可以对西方已经或面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与保险公司等,或其它相关运作困难的企业进行收购或并购。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十三日电 (记者 齐彬)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十四日下午将启程赴美国华盛顿,出席在那里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关键时刻,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的取态一直备受国际社会瞩目,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也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赏,胡锦涛势必成为这次峰会上最受瞩目的领导人之一。

      根据东道主美国的安排,除二十国集团成员领导人外,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稳定论坛等国际组织的负责人也将出席这次峰会。会议期间与会领导人将就三个主要问题交换看法,包括:评估国际社会在应对危机方面取得的进展;讨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探讨国际金融领域监管规范和体制改革等问题,并争取就有关原则达成一些共识。

  峰会期间,胡锦涛主席的主要活动有:出席十一月十四日晚美国布什总统在白宫为与会领导人举行的欢迎晚宴;出席十一月十五日的峰会讨论会和工作午餐;以及在会议期间与有关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见。中国副外长何亚非指出,美国倡导的这次峰会很有必要,面对全球性危机,国际社会有必要加强协调,制定有效战略,共同应对。中方将本着建设性的态度,积极参与峰会的有关活动,并希望与各方一起推动就有关问题达成共识。

  自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围绕如何应对危机、防止全球经济衰退、以及如何改革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等问题展开密集磋商。但无论是何种磋商何种机制,各方都高度重视中国的作用:美国总统布什在宣布召开金融峰会之前,先打电话给胡锦涛主席征求意见;欧盟方面,法国总统萨科奇不仅在亚欧峰会期间大力游说中国参与峰会,支持欧盟,而且还向中方派出特使;英国、德国等欧盟主要国家也一直与中方保持热线联系;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则宣称要与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协调立场,使峰会能够表明“亚洲意见”。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金灿荣看来,欧美发达国家如此看重中国,主要是由于目前这些国家手上没有余钱,他们看中的是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同时也不排除这些国家试图借机转嫁危机,“自己犯错,别人买单”。这位长期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也指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确需要各国共同应对,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也应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毕竟能力有限。

  他认为,从目前的情况看,中方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的立场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努力维护经济、金融和资本市场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强调这是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这是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最基本立场;第二,国际金融危机需要各国共同应对,国际社会应集体行动,不能指望某一个或一部分国家,中国愿意承担相应的、力所能及的责任;第三,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对现行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加强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要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

  金灿荣指出,从以上立场可以看出,中方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已经形成比较清晰的思路,认识相当清醒。近期以来陆续推出的措施也表明,尽管西方社会给中国戴了不少高帽子,但中方应对相当从容,既严守分寸,又承担责任。他预计,胡锦涛出席峰会期间,将进一步系统阐述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参与国际合作方面的方针政策,强调中国将以高度负责和建设性态度,致力于同国际社会一道,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推动国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