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应统一于虚物质


人文社科诸学派应统一于虚物质

 

                        在人类知识形成史上,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分化出社科、科技并出现二者间发展不平衡,是因虚、实二种特性物质的存在,并在感知上存在难易、差异,而且人类感知物质规律的能力仍不够高的客观原因所致,也有人类自身虚物质--人性决定的人本位(即站在自身狭隘层次上)的主观原因。将社科研究对象明确为虚物质,是建立社科与科技平衡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科技早已以实物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全世界一致的科技生产力体系,作为管理法基础学说的社会科学如再不建立以虚物质为研究对象的唯一的宇宙大同的社会与经济规律理论体系,就不可能用虚物质理论去治理实物质的运作,也就不可能实现社会管理自如地控制社会生产服务于人类消费;不可能消除社科学派纷争,致使各派犹如“瞎子摸象”坚持各自的局部观点争论不休而始终不知“象”为何物。

                     社会经济问题归根到底只能是虚物质问题,精神、事件等只能是虚物质的派生物或范畴。社科研究虚物质才能弄清社会与经济问题的本质或称社会、经济问题基础论点;才能找到来自虚物质的规律理论体系和综合治理社会、经济问题的管理法或称531理论

以上论述了宇宙五构素及其中的虚物质或方向不变原理,阐述了科学研究的总对象是使宇宙大统一的能量但可以宇宙五构素作描述坐标系,而社科必须研究虚物质。接着浅析了科技与社科的不协调以及科学的螺旋式运行发展方向,即感知体验→哲学萌芽→混沌知识体系→自然科学量化进而分化为社科与科技→科技超前于人文社科→人文社科量化定型→消费科学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