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项扩大内需政策对八大行业影响分析


 

读者简评:为进一步扩大内需,防止中国经济的进一步下滑,近日国务院出台了十大扩大内需的政策。此次政策的核心仍然是通过中央政府对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来拉动需求的增长,进而刺激经济的发展。
政府对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一直是中国多年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手段之一。此种手段的优点在于见效快,推动力大。缺点在于政府会因此形成巨额的财政赤字,同时由于乘数效应的放大作用,一旦投资规模控制不好就容易引发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2007年中国的财政收入在5万亿元左右,而此次中央政府就一次性确定了约4万亿的投资计划,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希望中央政府的这一剂“猛药”能在副作用最小的情况下,帮助中国顺利渡过经济难关。
 
十项扩大内需政策对八大行业影响分析
 (一)银行业 取消信贷规模限制是利好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信贷规模限制的取消对银行和企业来说都是利好,也有助于为扩大投资及保增长提供充分的保证。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要启动经济,金融的支持不可忽视,这次会议明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提出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是一个重大的信号,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将为促进内需等措施的实施提供充分的保证。
  谈及对银行和企业的影响,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金融业分析师伍永刚表示,首先,信贷规模限制取消以后,因为有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配合,会增加很多的投资项目,同时也会加大对很多产品的需求,这将导致企业对贷款的需求增加,银行信贷增长总体也将加快,这对银行和企业来说都是好事情。
  其次,信贷放开以后,货币环境处于放松之中,银行的议价能力可能会被削弱,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银行的息差,这对银行是负面消息。但是如果考虑到信贷规模的扩大,对银行的影响还是偏正面。
  (二)电网设备迎来实质性利好
  在此次公布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项措施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位列第二,显示其分量不轻。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将对交运设备、工程机械设备和电网设备等行业带来实质性利好。
  具体而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上述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措施将直接促进交运设备(包括铁路设备)以及工程机械设备的需求,另外还可间接带动通用机械的需求。”大通证券研究所分析师说。
  申银万国研究所分析师矫健则认为,此举将对电网设备行业构成利好。“在完善农村电网方面,将有利于由国家或地方出资投资农村电网建设,改变各省农电公司因亏损而难以有效加大农网投资的现状。”他期待未来还将有两大电网公司关于农电投资方面的具体政策出台。
  (三)钢铁 对建材正面影响较大
  国务院出台的十项刺激内需计划,对相关基础设施投资有明显刺激作用,钢铁板板昨天整体上涨超过7%,在宝钢、鞍钢、武钢等钢铁龙头早盘涨停的带动下,钢铁股几乎全线涨停。中信证券(20.07,0.58,2.98%,吧)分析师周希增认为,国家投资计划的出台未来将增加几千万吨的钢材消费。
  中信建投分析师王喆认为,此次政策出台对钢铁行业建材的正面影响较大,由于建材产能增加不大,国家刺激内需在基础设施及房地产、机场建设的拉动使建材市场保持一定增长,但冷热轧产品的需求刺激则不是很乐观,因为此次计划的出台对汽车、家电的影响不明显,这样对汽车、家电所需的冷热轧产品拉动可能较小,所以这次国家出台的拉动内需政策总体对钢铁板块的影响为中性。周希增表示,由于中型钢铁公司建材长材比例较大,因此在这一轮投资中受益会更大,而冷热轧产品的消费需求会有明显的滞后性。
(四)制药业 面临发展良机
  国务院日前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位列其中。
  分析人士认为,政府近年来强化医疗卫生投入、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的努力,有利于加速释放制药业的国内需求。而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不仅可以拉动医药产业的产值,更能够通过保障家庭医疗成本的降低而提振其他行业的消费信心,因此对社会经济整体拉动能力可成倍增长,有数据称,每1亿元关于医疗保障方面的财政投入可以拉动10亿元社会消费总额。
  尽管前景良好,但医药企业仍面临经营压力。以生产抗肿瘤、心血管病等药物为主的大型综合药企齐鲁制药副董事长马同禧日前向上海证券报介绍,今年前10个月,公司出口药品的价格和合同销售量分别下降20%左右。尽管对远期市场高度看好,但受到不明确因素的影响,明年集团销售收入预期已经下调。
  (五)工程机械 将直接受益
 “目前可以明确的是,中央政府10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将对新农村、公路、铁路、灾区重建产生直接影响,在机械行业中,工程机械将受益最大。”一位券商分析师昨天对记者表示。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1-8月全国机械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398亿元,同比增长27.51%,比去年同期增幅大幅下降近20个百分点。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表示,目前机械行业内农机行业回升明显;工程机械产销高速增长但效益快速回落;重型、基础件、石化通用机械产品增长较快;机床行业高位回落;电工行业平稳增长。
  分析师认为,道路、建筑、运输等机械产品在投资拉动下将保持较为可观的增长。虽然工程机械直接受益最大,但机械业内各分行业经过连续几年的高速增长,产能过剩问题在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将表现得较为突出。
  (六)楼市 保障性安居工程有望拉动内需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在十项措施中,第一条即与房地产有关,要求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加大对廉租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如此重视住房保障其实是很有道理的。”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向记者表示:“从正面带动作用上来看,一方面,房地产开发的拉动投资作用明显,房地产下游的50-60个行业,如钢筋、水泥等建材,都可以从中受益,更何况房地产施工可以帮助解决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住房保障是民生工程,与加大商品房投资所产生的心理影响不同,虽然保障性住房比例不大,但能够有助于市场预期的积极调整。所以,住房保障其实拉动力是很强的。”
(七)节能环保 未来成长前景可期
   作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项措施的第五条,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同样会给相关行业带来利好刺激,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即是节能环保板块。
  具体而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包括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这对环保行业来说无疑是巨大利好。”浙商证券分析师彭继周指出,在中央一贯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指导思想下,环保领域的投资比例预计将逐年提高,未来成长前景可期。此外,前期国家发改委、水利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信号称水价或将上调,这对拥有水务业务的上市公司来说意味着多重利好。
(八)交通基建 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将是重中之重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十项扩大内需政策中,交通运输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位列其中。铁道部有关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表示,铁路投资速度和规模一定会超过原有计划。对此,业内多位专家指出,考虑到投资额度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将是重中之重。而铁路行业的扩建所带来的巨额融资需求,也将逐步带动铁路投融资体制的放松和改革。
  根据国务院公布的政策,我国将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这项政策对于铁路等交通基建企业肯定会带来业务量的增加。”国信证券分析师杨昕10日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如此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