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脑情结


    已近不惑之年,中途爱上了电脑。而且爱得如醉如痴,神魂颠倒。几乎哪天不坐在她的身边,看看她那蓝色的屏幕,动动她那富有弹性的键盘,哪天就过得寡然无味。直搞得朋友笑,孩子怨,老婆嫉妒。天啊!连我自己也说不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电脑情结。

  其实,细想起来,也没什么奇怪。爱得情深,无非是因了意气相投,求之心切。九0年,山东文艺出版社为我出版诗集《绿叶集》。先是把原来不知改过多少遍、发过和没发过的稿件找出来整理;再一撇一捺地用笔抄写清楚,送出版社审稿;又求哥哥、拜姐姐地找人打印;还得根据出版社的要求,用剪子剪得一行是一行,粘贴到自己订好的样本上。就这样,苦苦地折腾了一两个月的时间,总算完成了任务。个中滋味,也只有天才知道。那时我就想,要是自己有一台铅字打印机,能象小鸡啄米那样,学会轻轻松松地打字该有多好。

  随着年龄增长,庸务渐渐多了起来。虽然不曾当过秘书,但在机关工作,也少不了捉笔代刀,做些文字营生。或是为领导起草讲话稿,或是为机关起草红头文件,有时自己在场面上胡侃几句,怕是讲得青黄不接,也得学着做点官样文章。于是,常常“闭门造车”,在稿纸上来回折腾。不知费过多少笔墨,捻断多少头发,待自己认为满意后,再报送领导审阅。洋洋万言,几乎是改一遍,抄一遍;抄一遍,再改一遍,那才叫培养你的毅力和耐性!没办法,实在忙不过来了,就只好让老婆白天上班,晚上当一回女秘书。那时我真想,要是自己有一台四通打印机,能够让文字这头进、那头出地打印该有多好。

  天不负人望,正应了“心想事成”那句俗话。九五年九月,我终于用上了比铅字打字机和四通打印机还要先进多少倍的电脑。而且,配得是彩色多功能打印机,叫人好不高兴!在朋友的引导和帮助下,经过自己的苦苦摸索,我已于文字输入方面用得轻松自如了。起先,自己写的稿子,须请别人帮助输入,再自己修改、排印。能够做到随用随取这一点,已感到比较方便。后来,我写好草稿后,开始自己练习输入,再自己修改、排印,更感到十分地快意。到现在,基本上不用笔墨,即可直接用电脑起草、修改和排印文稿了。坐在转椅上,面对电脑屏幕那深蓝色的眼睛,听着键盘发出的比音乐还要动听的“踏踏”声,看着自己大珠小珠溅玉盘似地语句输入,和电脑进行着十分友好的对话,那情景,真和热恋中的青年荒唐得差无几多。

  “而今我享高科技,鹏程顿觉天地宽”。自从用上电脑后,真地感觉天地为之更新、更宽、更具诱惑力了。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用电脑写出一百多篇经济文论,近二十万字。其中,已有十多篇分别在《中国中小企业》、《中国工业报》、《中国改革报》和《山东企业管理》、《联合报》、《企业家报》等报刊发表。工作上,因为有了电脑的帮助,也大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年五月份,市里召开发展企业集团研讨会,要出台《进一步促进重点企业集团发展的意见》。领导提出要求后,我启用电脑的四个窗口,同时调出已经写好并发表过的《如何组建企业集团》、《如何规范企业集团》、《如何扶持企业集团》和《如何实施兼并联合》等四篇文章,经过巧妙地修改、编排后,半个小时就合成了一篇天衣无缝的新文章。为了增加知识积累,我平时有空就往里输入一些规范性的材料。目前,已存入三百多篇,自以为是一笔小小的财富。如组建企业集团的报告、章程和批复等,不同的企业提出要求,只需在原文上稍作修改,就能立等即取。同时,通过使用电脑,还逐渐地丰富了我的电脑知识。我把学习电脑的体会写成小文章,已有几篇发表在《大众日报电脑特刊》、《临沂日报》和《市场经济导报》上,不知真情的人,还说我成了电脑专家呢。

  电脑不光具有现代气派,界面漂亮、迷人,而且一丝不苟,十分友好。除帮助人们进行文字处理,还可伴你跳舞唱歌,遨游古今中外、四极八方。更不用说用它搜集信息、管理企业和几乎帮助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如此神奇美妙的电脑,怎不让人顿生魂牵梦绕的电脑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