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鸣
厦门大学金融系
2008年11月18日股市暴跌,沪深两市737只个股跌停,沪指报收1902.43,较上一交易日暴跌6.31%;深成指收于6293.30点,跌幅7.22%;两市总成交金额为1479.5亿元,和前一交易日相比增加130.6亿,资金净流出约164亿。使得4万亿投资激起的市场V形返升的预期变得扑朔迷离。大小非解禁后的套现抛售对此“功不可没”,和场内投资者的获利盘、解套盘的抛压交织在一起,后市大盘波动的节奏和运行将更加复杂。
4万亿投资救回来的300多点行情,一天就给大小非吃掉差不多一半。照此下去,大小非令股市的所谓回春行情前功尽弃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因此有人发出感慨:4万亿投资充其量也就是救了大小非?
面对我国股市的异常波动,目前有前证监会主席周正庆三次公开呼吁建立平准基金;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也向国务院提交了《建立股票市场稳定基金、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关于稳定股票市场的政策建议》的报告,并提出了建立平准基金的具体方案;媒体也都一再发出尽快建立平准基金的呼声,但在谁拿出钱来建立平准基金等具体细节上,居然纠缠不休,至今不得要领。有人说是由于“政府对救市没有一个共识”。 4万亿投资的启动,在极大的程度上激起了人们对股市回春的希望,本应当是平准基金设立和入市的最佳时机。
但是笔者认为:当前,大小非才是中国股市最根本的制度性弊端,我国股市的异常波动主要来自大小非,而不是一般的投机资金恶意做空所造成的,设立平准基金并不能解决大小非问题,也许能在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和思谋大小非问题良策上赢得时间和成熟的条件,因此,我并不反对设立平准基金,但一定要在新股发行制度和解决大小非问题上谋定而后动。
笔者认为:中国股市之症结——在于大小非问题和新股发行制度。新股发行制度事关大小非问题,为妥善解决大小非的问题和推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我再次建言。
大小非问题包括:新老划断前的存量大小非与新老划断后的增量大小非。问题的严重性更多地来自于后者,因此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存在着许多缺陷,比如同一公司境内外发行价不同、比如高市盈率发行,特别是新增大小限源源不断。
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新老划断前,股改所产生的大小非解禁股总数为4356亿股,解禁市值为4.43万亿元。而新老划断之后,截至2008年10月,深市中小板上市了220只新股,沪市上市了40余只大盘股,首发限售股总数高达7963.27亿股,解禁市值6.35万亿元。与股改限售股是固定的存量相比,首发限售股会随着今后新股的不断发行,越滚越大,是一个无法计算的变量,这样的增量比存量更加厉害。
改革新股发行制度势在必行。对此大家请看我以前的博文“改革新股发行制度——按照沪深证券账户号摇号中签”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5/5/113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