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7年12月22日,我在写了一篇关于品论某个楼主关于饮料产业中的娃哈哈和达能矛盾的时候,写了一些评论,然后在转成自己的主贴以后,不小心被阿里巴巴咨询录取。
就是做”中国的可口可乐“。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7/12/25/93211.html
今天来重温这篇文章,感觉意义又加深了很多。
当时我是在中国的企业娃哈哈和达能之间的纠缠中,分析了中国的企业如何做到世界最大企业,像可口可乐一样,其实也是在暗示娃哈哈如何与达能之间合作或者分手。
现在的娃哈哈和达能因为商务部的高瞻远瞩和精度分析而成功化解。
在今天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如何“做中国的可口可乐”这个命题文章成了,中国如何度过金融危机的法宝。
但是写这篇文章明线是分析娃哈哈和达能之间的关系,也是在告诉我们年轻人如何创业和立足现实的工作岗位来实现人生的理想。也指出了美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强国的原因。
原因来自美国19个世纪,有一个印度的故事鼓舞了一代人,包括约翰.洛克菲勒石油大亨。
故事大意:
《钻石宝地》讲述的是印度的一个故事:
一个老农场主拥有富足的生活。
一天巡游来了一个道士,看上去疯疯癫癫的。
就对老农场主说:“你只要找到一个有溪水流过的地方,就可以发现成千上百的巨大钻石,并据为己有,一下子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道士走了,这个老农场主晚上睡不着觉了,觉得挺惭愧的,自己辛苦了一辈子,也就才这块农场,虽说衣食无忧,但是和国王和大官大臣相比,还是差远了。
于是新农场主“他变穷了”。
第二天,他吩咐雇工:盘点家产,分别给了雇工们一定的奖励。
他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开始巡游世界,找遍了有溪水流过的地方,也没有找到道士说的巨大钻石。最后因为一无所有而跳海自杀。
在他自杀后,他的农场的新主人,一天在他家后院一头牛饮水的小溪处发现了一个发光的石头,觉得很漂亮,于是捡起来,放在窗台上晒阳光。
一天那个道士又来了,一进门就看到了发光的石头,高喊着:主人回来啦?主人回来了?
新农场主说:没有呀!
道士说:不对!别骗我了,他一定回来了。
新农场主说:真的没有呀。
道士指着那发光的石头说:这是谁拿来的?
新农场主说,这是我在我家后院的小溪里捡来的呀。
道士说:恭喜你!你发大财了!
以上这个故事就是今天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矿——印度戈尔康达钻石矿的来历(包括俄国皇室皇冠上、世界上最大的钻石也来源于此)。
所以,处在疯狂淘金时代的美国人告诉自己的年轻人:钻石不在高不可攀的高山,也不在远不可及大海,就在你家后院!
现在看来,中国在金融危机之下,正是应该倡导这样的在本土创建“自己的可口可乐”的精神,美国19世纪的创业精神,正是经济危机中的中国所需要的。
从政府的做法和态度也是希望我们年轻人,特别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更应该学习这种立志做中国的可口可乐的人。
美国20世纪有一个伟人的故事:
在世界第二次大战之后,百废待兴,美国大兴教育事业,很多年轻人投身教育学习中。
一天在哈佛大学的某堂课上,老师讲了一个故事:标准石油创始人,洛克菲勒说过,若果把我扒光仍在千里之外的沙漠中,一无所有。只要有一个商队经过,我就会很快重新成为百万富翁。
听了这个故事,有的人很快就忘记了。但是有一个学时,听了之后,确实毅然放弃了学业,去开创自己的事业。
这个人就是20世纪至今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处在金融危机中的中国青年人,应该把握机会成为世界的领导者。
我们的时代来了,我们的机遇来了。
在这个百年一遇的危机之际,就是我们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开始。
在全世界都看好中国的情况下,再也不会因为国家的实力不如美国,而我们的好产品,不能成为世界一流品牌。
当我们国家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强国的时候,我们健力宝、统一、我们的农夫山泉、我们的海尔、我们的联想、TCL,甚至是你的公司就更容易成为世界品牌。
万事具备,东风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