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悦凌:中国即食阿胶产业的最大功臣


马悦凌:中国即食阿胶产业的最大功臣

    关于阿胶,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弘景曰,出东阿,故名阿胶”,并说阿胶“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气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圣药也”,对阿胶疗效的概括可谓全面精到。

阿胶与人参、鹿茸并称滋补三大宝。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有了对阿胶的详细记载,称其“久服轻身益气”。

真正产自山东东阿县的上等阿胶极其稀少,在漫长的古代阿胶一直是皇亲国戚、达官显贵的宠物。物以稀为贵,阿胶被称为“圣药”也就理所当然了。善补,助人改善身体状况,延年益寿;善治,助人解除病痛,如有神助。因此,阿胶历来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为人所推崇的灵丹妙药。

 
    曹植赋诗赞阿胶
 
    曹操之子曹植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梵呗音乐的创始人,他的“七步诗”脍炙人口,他曾经做过“东阿王”,初来东阿,骨瘦如柴。后来因为常食阿胶滋补,身体受益非浅,于是感念而作《飞龙篇》:“授我仙药,神皇所造。教我服食,还精补脑。寿同金石,永世难老。”曹植诗中所指的仙药,就是东阿阿胶。
 
    贵妃姐妹与阿胶
 
    著名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曾这样描述杨贵妃的皮肤:“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凝脂”就是说杨贵妃的皮肤非常细嫩光滑。什么使杨美人有如此令众多女性羡慕甚是嫉妒的肌肤呢? “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就是她的秘诀。据说当年为了皮肤细嫩光滑,杨贵妃每天都吃一道药膳,也是一个民间验方,叫“阿胶羹”,其主要原料是东阿阿胶,东阿阿胶是“补血圣药”,它能够养血润肤、美容养颜、延缓衰老。
 
    
    慈禧得子源于阿胶
 
    史书记载,清朝咸丰年间,慈禧身为懿嫔时患有“血症”,现在叫功能性子宫出血或月经不调。几经御医治疗终不见效。户部侍郎陈宗妫奏告咸丰皇帝,建议慈禧服用东阿县邓氏树德堂所产的阿胶治疗。慈禧便听从他的意见,试着服下阿胶以调经止血,果然血止病愈,后来顺利的产下了一个男婴,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慈禧因此对阿胶情有独钟,笃信不疑,将贡品阿胶视为护身神物,经常服用,以强身健体、美容养颜。现在故宫博物院中还收藏有当时宫廷所用的阿胶。
但我们反观阿胶在近代的发展,我们明显感到人们阿胶价值的认识远不如古人。
2007年马悦凌的《不生病的智慧》一书中提到的固元膏,一时风靡中国,众多马悦凌的粉丝按马老师在书介绍的办法,在家中做固元膏,可以这样讲,正是因为马悦凌对阿胶的宣传,阿胶一时金贵。当时我就断言,在中国一个即食阿胶产业大发展的时代即将来临,由于马悦凌的宣传,中国即食阿胶产业至少省了一个亿的宣传费用,同时也将即食阿胶产业在中国的普及至少提前了三年的时间,当时,我称马悦凌为中国即食阿胶之母。
有许多人问我,为什么不说马老师为生母呢?因为在中国的南方很多地方在立秋后就有按固元膏组方生产即食阿胶的习俗,这一习俗在元曲中也有记载。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点就断然否定马老师的贡献。这一点我在上面已经讲了。
所以我讲,近代以来,马老师是中国即食阿胶产业最大的功臣。
但马悦凌老师提到的固元膏也顾在一个问题,一是消费者需要在家中自已做,非常麻烦,二是固元膏的形态不利于保存和携带。

   如何借鉴马悦凌老师对固元膏传播的优势,改变固元膏的产品形态让消费者食用更方便,就是需要创新的方向。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马悦凌老师的书后,建议客户马上注册了“马悦凌”和“新固元”的商标,经过一番努力后该客户的产品销量越来越好了。不得不说,其中有沾了马悦凌老师光的成分。

    新固元糕www.guoaitang.com保留了马悦凌老师的组方优点,形态创新为块状食品,独立包装,这样更易于保存,更方便食用。而且产品是在国家标准的工厂中生产的,食品安全与卫生有了保障。正是因为新固元糕的这些优势,新固元糕作为阿胶的创新力量,目前已走入海内外市场。

    而这些改变,这些伟大的改变,恰恰是由马悦凌老师带来的。

    所以,我说,马悦凌是中国即食阿胶产业的最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