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无人入睡】


 

上海大剧院。这是在上海音乐厅之后,一个现代化的上海艺术殿堂。进这里,感受的是真正的优秀和高雅艺术,是高贵的文明和世界性的文化氛围。

被世界公认最具影响力的音乐盛会之一的意大利米开朗基利音乐节,至已成功举办了45届。可以说几乎所有世界级的音乐大师,卡拉扬、伯恩斯坦、迪图瓦、阿巴多、普列文、穆蒂、梅杰耶夫、小泽征尔等都先后担任过米开朗基利音乐节的音乐总监或指挥,众多世界级的演奏家曾也在各届音乐节中进行演出。

为了庆祝2008年中意友好年,以及纪念意大利歌剧大师普契尼150周年,意大利米开朗基利音乐节特别邀请了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指挥家、钢琴家,有“世界歌剧圣殿”著称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最杰出的歌唱家,以及斯卡拉爱乐乐团各首席和部分演奏家与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组成120多人的强大阵容,首次联袂在北京、上海、广州举办巡回演出。

本月23日在上海的首场演出以《今夜无人入睡》为主题。

 

《今夜无人入睡》选自普契尼歌剧《图兰朵》,它向人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紫禁城午门前的广场上,公主图兰朵向她的求婚者们宣布:有谁能够猜中由她所出的三个谜语,她就嫁给谁,但如若猜不中就将被处死。面目冷若冰霜的图兰朵因百年前祖母曾被外国侵略者蹂躏,遂决心为祖上报仇,于是便设计以猜谜的方式残杀所有向她求爱的男人。很久以来公主的这三条谜语没有一人能够猜出,但却有许多人成为了这场残酷游戏的刀下鬼。年轻的鞑靼王子卡拉夫深为图兰朵的美丽容颜所动心,于是冒死求婚并用他的勇敢和智慧以及火热的爱情征服了图兰朵,最终两心相许圆满结合。而忠贞、纯洁、善良的女仆柳儿虽早已热恋着卡拉夫但却无缘,最后为了卡拉夫自尽,殉情而死。

作曲家在这部歌剧中为人们展现了一个西方人想像里的中国传奇故事,全剧在神秘与恐怖的情绪的背景衬映下,作曲家特地选取了18世纪末英国人巴罗的《中国游记》中用五线谱所记录的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旋律,作为歌剧《图兰朵》的重要音乐主题之一。

19264月,《图兰朵》在米兰的斯卡拉剧院进行首演,托斯卡尼尼担任首演指挥。当歌剧演出到第三幕,剧中人物柳儿唱完咏叹调“是爱情使我如此坚强”,为了保护心爱主人而举剑自刎时,托斯卡尼尼静静地放下指挥棒,示意乐队停止演奏,然后缓慢地转身,面对全场愕然的观众沉痛地说道:歌剧到此结束,伟大的作曲家普契尼写到这里,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死亡比艺术更有力量。当托斯卡尼尼说这几句话时,十分激动,两眼闪烁着晶莹的泪花。他蹒跚地走下了指挥台。听众没有鼓掌,而是默默无言地走出了剧院大厅。第二天,歌剧才以完整的面貌呈现给观众。

自《图兰朵》诞生70多年以来,这部歌剧已成为世界歌剧舞台上演出场次与演出频率最多和最高的,同时也是演出版本最五花八门的一部剧作。

 

本场演出指挥:皮尔卡罗·奥瑞兹欧Pier Carlo Orizio)欧洲著名指挥家。生于意大利布雷西亚。很荣幸,这个美丽的地方我去年去过。奥瑞兹欧长期担任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欧洲最重要的艺术节之一的意大利米开朗基利音乐节的艺术总监以及乐团指挥。

 

本场首席小提琴吴正明2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在大量的交响乐、舞蹈、歌剧音乐及影、视音乐中担任独奏,并多次应邀赴德国、意大利、奥地利、法国、西班牙、瑞士等国演出。现为国家一级演奏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女高音歌唱家希尔维娅(Sillbia Dalla Benetta),意大利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斯卡拉歌剧院的台柱。

 

简略地再介绍一下贾科莫·普契尼Puccini Giacomao1858—1924年)。他是继威尔第之后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是“真实主义”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他16岁参加管风琴比赛获得第一名,19岁担任圣马丁教堂合唱队长和管风琴师。他生活贫困,当邻近城市上演G.威尔第的《阿依达》时,他徒步往返去听歌剧。这部歌剧使他十分震动,并立志要成为一名歌剧作曲家。

1893年,普契尼根据法国古典名著《曼侬·莱斯戈》写了一部同名歌剧,在都灵上演。作者从此一举成名。以后,普契尼连续创作了3部最重要的作品。《艺术家的生涯》(又名《波希米亚人》)是为普契尼奠定国际声誉的一部名歌剧,1896年在都灵首演。这部为世人所热爱的作品,首演时尽管并未成功,但两个月后在巴勒莫再度演出时,却获得狂热的欢迎,确立了普契尼的世界性地位。1900年,以V.萨尔杜的剧本改编的歌剧《托斯卡》在罗马上演,受到凯旋般的喝彩。此剧可以说是普契尼后期作品中典型的真实主义杰作。1904年,普契尼根据D.贝拉斯科的剧本写的歌剧《蝴蝶夫人》在米兰拉斯卡拉歌剧院上演。上述3部歌剧,被搬上世界各国舞台,至今盛演不衰。

普契尼后期的作品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追求离奇的情节、刺激性,或表现暴力。

普契尼一生共创作了12部歌剧,至今仍在世界歌剧舞台上经常演出的主要有4部:《艺术家的生涯》、《托斯卡》、《蝴蝶夫人》和《图兰朵》。

纵观普契尼的歌剧作品,虽然都与爱情相关,但是透过丰富的管弦乐法和音乐美学,再配合张力十足的戏剧情节,他塑造了歌剧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角色,从温柔抒情的咪咪(《艺术家的生涯》)、柳儿(《图兰朵》)、巧巧桑(《蝴蝶夫人》)到个性刚烈的托斯卡、图兰朵以及游戏爱情的穆塞塔(《艺术家的生涯》)、曼侬·莱斯戈等等,普契尼为歌剧舞台树立了经典的女性角色。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普契尼领导歌剧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取得了国际性的成功。普契尼继承了意大利歌剧的现实主义传统和人道主义精神,大胆地将意大利传统中自由的旋律和现代音乐的新要素结合起来,创作出了色彩丰富、细腻婉转的管弦乐。普契尼发展了威尔第晚期的艺术成就,不断探索革新艺术表现手法。他借鉴各民族乐派的成就,顺应时代的潮流,兼收并蓄了当代和声、管弦乐法、曲式等方面的新技巧,创造了意大利歌剧新的形象性的朗诵和咏叙风格,乐队担负戏剧性布局的作用,积极参加到舞台情节的发展中去。他力求使歌剧的戏剧性布局动力化,其作品充满异国情调,剧情紧凑,题材罕见而又吸引观众,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普契尼的创作和艺术实践对20世纪的歌剧发展有巨大影响。在普契尼的推动下,意大利作曲家们创作出了大批以各地乡村生活为主题,具有新的演唱风格的真实主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