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11月24日发表一则哥斯达黎加当地华侨撰写的短文。短文描写了胡锦涛主席在访问哥斯达黎加期间的一次活动上亲自为老华侨搬椅子的感人情节。(2008年11月24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虽然我们未能亲自在现场感受一下当时那一幕感人的情景,但是我们从老华侨黄耀佳先生用他那饱含激动之情记述下的字里行间,能够深切地感悟到总书记一贯以来的“以人为本”关爱人民的爱民亲民情怀以及官民之间平等和谐、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
对于旅居异国他乡的爱国华侨,能够亲眼目睹一下自己一直深爱着的国家主席,本来就已经是一件非常激动的事情,再能够与国家领导人亲切地握一握手、留一下影,更是万分期盼的幸福之事。而能够得到主席亲自搬来的椅子并请自己入座,那种幸福怎能不感染每一位中华儿女。品读着黄老先生写下的亲切感人的文字,我们除了兴奋激动,更多的是鼓舞和激励。让我们永久记住下面这段文字:
17日下午,胡主席不顾外交活动的劳累,专门抽空会见驻哥使馆工作人员、中国驻哥机构代表、华侨华人代表和在哥访问的中国企业家。中国驻哥斯达黎加汪大使致欢迎词及邀请胡主席讲话。只见胡主席站起来,转身提着他的椅子便住前走。在场的所有人看他拿着椅子的动作,都感到突然。只见胡主席朝着我们走来,走到我附近把椅子放了下来,对着一位拿着手杖的老华侨说:请你坐下。胡主席可能早已留意到她用手杖拄着身体站在那里听大使致词,特意把椅子拿来让给她坐。她是来自哥斯达黎加北部城市尼哥亚的华人代表。虽然听不懂普通话,但是她会意了,这可是国家主席亲自搬座椅给她,她哪里好意思坐下呢?站在她身旁的我的叔叔告诉她:胡主席请你坐下,就坐下吧。胡主席已经走向讲台,她才坐了下来。那是多么动人的一瞬间!最可惜的是,会见规定不准自带相机,不然我就可以马上将在我眼前发生的一幕定格下来。然而,虽然没有相机让我留住这一刻,却给全体目视刚刚这一幕的人们,在脑海永远留下了这难忘的印象。这一刻,让与会者彷佛对“以人为本”有了更现实的理解;这把椅子,让侨胞们直接领略到中国政府领导人关爱人民的风尚……
主席爱人民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每次与群众交流、座谈的时候,主席总是面带和蔼可亲的微笑,与群众热情地握手,和群众亲切地攀谈,跟群众同喝一井水、同吃一锅饺、同坐一席炕,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和派头。而相比之下,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官不大,但架子不小,见到群众不是主动走上前去和群众握手,而是手一背、头一昂,一副高不可攀的架势,让群众见了都不敢接近。不用说会主动搬椅子给群众坐了,有时哪怕群众坐着和自己讲话,都会觉得浑身不自在、满肚不高兴,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别人围着自己,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而不喜欢以群众为中心,在他们的心中,我是官,就应该受人尊重;你是民,就应该被人使唤……这样的领导,群众怎么能喜欢,又怎么能真的赢得尊敬?
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太阳的光辉,一把椅子传递的是国家领导人心系群众、情牵百姓的深情厚意。“予人玫瑰,手中留香”。主席搬来的是一把再普通不过的椅子,而带走的、留下的是一片再珍贵不过的亲情。
我们经常讲,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我们应该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创精神和主人翁地位。但是,这种思想、这种理念,不是放在嘴上说说而已的,而必须落实到每一件细小的细节上。主席为老华侨搬椅子,很好地给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如何亲民爱民的教育课、示范课。在主席的眼里,人民的需要、百姓的需求、群众的困难,永远是第一位的。正如前文所记述的,“胡主席可能早已留意到她用手杖拄着身体站在那里听大使致词,特意把椅子拿来让给她坐。”小事寓大意,小节传大爱。我们当然不是要求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机械地去学主席给群众搬椅子,而应该学习主席时刻关注群众的需求、需要、困难,当群众有困难、需要、需求时,能够主动地上前一步、帮上一把,自觉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
相关新闻:
华侨撰文记述胡锦涛出访感人情节:主席亲自为老华侨搬椅子
主席亲自为老华侨搬椅子感天动地
评论
2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