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忽然想到一个大问题:什么是互联网这个冬天的第一场寒流?
这个问题可大,涉及到互联网整个未来.马云说冬天要来的时候,冷空气还在太平洋那边飘着呢,而且也只是影响名叫ALIBABA的那片世外"淘"园,离中国互联网还远得很.
但最近不同了,全中国的互联网人都在说冬天来了,而且不论老幼,都纷纷穿起外套.可什么是中国互联网的第一场寒流? 我苦苦思索,希望能有个惊人创意.
Baidu风波? 当然算不上,这高抬它了,Baidu被CCTV曝光不算什么,Focus Media也被曝光过嘛. 这是CCTV品牌力量的体现,加上今年央视招标的成功,不知道CCTV人有多兴奋呢.
今天无意看到一则老新闻: 新浪科技时代转发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
好啊.这就是我的找的东西了.这就是互联网的第一场寒流了.如果说,金融,实体经济的危险仅仅是破坏,摧毁我们的业务,那么所谓的我国首个《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可能带来我们对网络生活的质疑.
我不懂医学,所以不敢质疑其中的名词,定义.但我敢怀疑的是,制订这一标准的专家是否懂得互联网(网络),是否懂得网络生活这个生存形态?
我想我以后再说: 未来将会实现网络话生活,离不开网络的时候,要小心一点了.也许会被人说成是教唆诱导别人成为病态. 如果我在计算中国人与网络的共生行为和接触时间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了,可能我是在做一个医学或病理研究,那时候我是一个医学家,而不是一个媒体与市场研究者.
相信将来某一天,《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的内容会跟随网络发展而更改,我不知道那会儿是否可以理解成"天下皆有病,当然不算病".
如果前面想得成立的话,我提个建议: 网络媒体(不仅仅是互联网媒体)一定要在强调自身用户黏性大,在线时间长(特别是网络视频)的时候,一定也要同时告诉客户和社会,我的那些用户是理性的.典型的做法是:委托我这样的第三方发布一个数据: 本网络媒体的非网络成瘾用户量,而这个指标将取代现有的用户数据.
否则,很危险,有病网民的家长/亲属可以找网络算帐,因为网络公司利用这些病人的名义扩大公司和媒体影响力; 广告主也可以找网络公司和第三方算帐,因为他们一起欺骗广告主的广告预算,并伙同对病人实施骚扰.
想想就怕,实在的怕.
幸好当年,我们的古人比较不敬业,在发明书籍的时候,没有推出世界第一个《阅读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否则我们恐怕永远不会有文明生活的出现.
3点就有一个网络公司的头与我见面,我一定要把我的担心告诉他,看看有关"非网络成瘾用户量"测量第一个合作能否尽快开始.
为了让大家更方便了解,我就转贴一下子.
http://tech.sina.com.cn/i/2008-11-08/18412566263.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8日 18:41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1月8日电(刘学奎、王经国、庄海红)由北京军区总医院制订的我国首个《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8日在京通过专家论证。这一标准的通过结束了我国医学界长期以来无科学规范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历史,为今后临床医学在网络成瘾的预防、诊断、治疗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北京军区总医院医学成瘾科主任陶然介绍说,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其后果可导致性格内向、自卑、与家人对抗及其他精神心理问题,出现心境障碍,部分患者还会导致社交恐惧症等。据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13岁至17岁的青少年在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大学生网络成瘾率达到9%以上。
为了更好地帮助网络成瘾患者告别网瘾、健康回归社会,2005年3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开展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集中住院治疗,并于2006年3月创办了国内第一家网络成瘾诊疗基地——“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
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及研究,这个基地在来自全国的3000多例网络成瘾患者的临床资料中,抽取1300余例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临床跟踪研究,制订了《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标准详细界定了网络成瘾的“症状”、“病程”及“严重程度”,被国内外专家认为领先国际水平,是目前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权威的诊断标准。
北京军区总医院院长程齐波表示,下一步要在现有基础上发展成为国内首家成瘾医学中心,使之成为和平时期军队为民服务的典范工程。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