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温总理应对困难复杂情况的“决策观”


    11月20日和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看法和建议。温家宝强调,越是在困难和复杂的情况下,越是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越是要增强决策的透明度,越是要加强决策的民主监督,以保证“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真正得到落实,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8年11月26日人民网—《人民日报》)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对世界各国当然也包括中国在内的实体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应对世界金融经济危机,中国政府一直没有停止努力。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十项措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务院召开省区市人民政府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部署落实中央政策七项工作;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扩大内需的四项实施措施;温家宝总理还提出了“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总的要求。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要求,对于克服当前的困难和保持长远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当前国际金融风险日益严峻、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对我们分析判断形势,制定和调整政策增加了新的难度。故此,温总理强调,“越是在困难和复杂的情况下,越是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越是要增强决策的透明度,越是要加强决策的民主监督。”仔细品味温总理的“决策观”,无疑增添了我们应对任何困难复杂情况的信心和勇气。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当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政策调控和计划调整,是非常必要的。而制订政策措施,俨然离不开决策。但是,决策绝不能关起门来进行。仅靠经验,靠少数人的智慧,不深入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仅了解本国,不了解世界;仅了解局部,不了解全局;仅知道今天,不知道昨天,不前瞻明天,是很难作出正确决策的。应该说,党中央、国务院在每次作出重大决策调整时,都会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就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来说,国务院就曾在7月8日至11日,连续三次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包括最近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充分体现了公开、民主,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透明度,受到了国际国内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当然,温总理应对困难复杂情况的“决策观”,也完全适用于其他任何时候、任何情况。无论是国家制订大政方针,还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都离不开决策部署。但是,反观时下,我们的一些官员,不注意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不愿意增强决策的透明度,不善于增强决策的民主监督,喜欢搞一言堂、一人说了算,靠拍脑袋决策,凭想当然做事,当然也就很难保证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甚至还可能给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和影响。 

    因此,温总理提出的“决策观”是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和决策水平的重要保证和前提。在温总理的“决策观”里,充分体现了我党一贯坚持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民为本,以人为先”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执政理念和思想。我党始终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因此,决策部署必须充分尊重民意、充分体现民意,就必须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正如温总理所指出的,第一,我们必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加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第二,提高决策透明度。把听取各方面意见作为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听取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加强政府和人民群众沟通、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广泛动员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渠道,把国家的政策准确、及时、直接传递给社会,赢得人民群众理解、支持。第三,加强决策的民主监督。政府重大决策,人民有权了解决策的过程,有权参与决策,有权监督政策的执行。 

    俗话说,两人智慧胜一人。温总理的“决策观”告诉我们,应对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应对困难复杂情况,必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策群力,才能真正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关新闻: 

    国务院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 听取经济专家和企业界人士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