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与公司治理:ACCA报告认为银行治理失败是信贷危机的根源
综合:北青网 - 第一财经日报
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的一份名为《走出信贷危机》(Climbing Out of the Credit Crunch)的全球报告 检视了公司治理的五大方面:公司治理、薪酬与奖励、风险识别与管理、会计与财务报告以及公司监管。
ACCA认为,信贷危机的根源是银行公司治理方面的失败,导致思维过于短浅,对风险视而不见。目前的银行管理违反了公司良好治理的基本原则。
报告建议,必须立即对上述领域内的惯例进行变革,力求防患于未然。
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会长戴理德建议:
1、必须出台基本的解决方案,确保公司董事会提供正确的战略监督与指导,确保一个强有力的管理环境。
我以为,董事会必须对公司所有者负责,对其管理工作负责,确保组织拥有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以及企业伦理的健康发展。过于复杂的金融产品妨碍了有效的监督管理。这些金融产品推动了一些不合乎道德的贷款发放,发放对象是一些几乎不可能有能力偿还贷款的人,此类贷款更是在组合及重新组合后,被注入日益增多的债务证券“迷宫”之中。
2、需要加大力度强调公司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针对这种失败,有两种可能的解释。
善意的解释是,那些责任人没有理解所涉及到的风险。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尽职不敬业。
不那么善意的解释是,那些责任人知道风险的存在,但是他们只当没看见。这就意味着道德与伦理的沦丧,乃至是一种潜在的犯罪行为。ACCA认为,这表示需要在强调公司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方面加大力度。
3、监管要更加透明。
许多大银行现在将零售业务与投资业务合二为一,监管的目标是应将零售业务与投资业务分离,以保护零售客户不承担整体业务的风险,或至少向他们提示风险,如果他们想在将上述业务合二为一的银行存款。
4、银行的薪酬结构一直太过于短视。
当我作为ACCA总裁在各地走访的时候,总会有人问我,贪欲以及待遇过丰是不是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
过去几年确实是全球银行业的空前鼎盛时期,其规模和效益的增长都是史无前例的。2006年全球银行业的利润为7880亿美元,比排名其后的石油、天然气、煤炭行业的利润整整多了1500亿美元。全球银行业的收入占到全球GDP的6%,员工平均营运利润是其他所有行业的26倍。
但是我们的报告指出,薪资与财务激励措施鼓励追求快速和看似容易的金融回报,而对金融市场的过于乐观更是助长了此类行为。缺乏立足长远的思考既不能保障谨慎的风险管理,也无法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利益产生作用。我们必须提出疑问,是什么阻止银行董事会提出正确的问题、阻止他们去了解下属经理正在涉足的风险。
首先我们要问,薪酬支出与红利在银行收入中的占比是否符合长期股东的最佳利益。其次,风险管理与薪酬/激励机制之间必须挂钩。应当延迟发放高管的奖金,直至有确凿证据表明已经获得了实际利润、资金已经回笼,而且不能因为市场的相应变化而颠倒主次。
5、必须加强风险管理经理的作用。
风险管理一职的重要性应当远远超过其在组织中的作用。风险管理经理的地位应当等同于“前台”经理,并且获得相应的薪酬待遇。这并不是对企业和创新加以约束,而是为决策者及其利益相关者提供透明度。这并不是关于例行检查和管制行政机构。这是关于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基本原则,以及明确那些被赋予运营业务的重要责任人的具体责任。
6、会计行业必须接受检查
必须具备扎实的技术性金融与会计能力,这也是为什么全球市场对持有ACCA国际认证的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的原因。
做帐者、准则制定者和审计师都应从去年发生的事情中吸取教训。将不良贷款分割后重新包装成优质产品,并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高估价值,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ACCA仍认为,公允价值在现代全球财务报告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必须使这种模式尽可能健全运作。
全球金融行业及包括专业会计师在内的所有相关人,必须从过去一年的经验中吸取深刻教训,必须勇于采取整改措施来让我们走出信贷危机,确保这段历史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