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地所有权国有化新原理与物权法律实务目录(原创)


论土地所有权国有化新原理与物权法律实务(原创)

 

目  录

 

第一部分 宪法第九条涉及多项自然资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命脉。有关规定模棱两可,不能定分止争,会酿成许多不良后果                 

一、我国宪法虽然几易其稿,但未能触动土地所有权国有化的根本变革             1

二、现行宪法第九条涉及土地所有权的面较广,问题较多                   3

三、土地所有权二元化存续期间30大弊端面面观                      11

(一)我国土地所有权二元化存在30大弊端   11

(二)土地所有权二元化概括起来有“八大怪”  15

(三)试问土地所有权二元化的30个为什么   16

(四)世界各国法律对于土地所有权四大权能限制与剥夺的基本途径   18

四、从国家法人所有权的结构类型,论消除土地所有权二元化对国家法人财产权的保护作用     20

五、关于各类土地所有权的自然法与社会法基本原理                      22

(一)   土地的天然属性及其7大特征   22

(二)   土地的社会属性及其6大特征   23

(三)   土地权利层次结构的5大类型   25

(四)   地球资源的紧缺性决定土地所有权国有化一元化的必要性  30

第二部分 宪法第十条土地产权授权不当,会造成很大的社会矛盾

一、宪法第十条留下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                          32

(一)在全国各个城市之间,城市与城市郊区、农村的界限不是很明显   32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土地所有权的国家集权制、土地所有权国有化  32

(三)商品经济要求按照不同档次、不同土地用途的不同物权属性-原属性与展属性、派生性属性,产生新的土地产权权益  34

二、土地所有权二元化的5大悖理、4大理乱与6大后果                    41

(一)不符合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41

(二)不符合人类基本的物权置换与传承原则,违背人类基本的科学常识   41

(三)土地所有权二元化已经构成经济社会最突出的矛盾,导致国有资产最大宗、持续最长久的损失 42

(四)土地所有权二元化的5大悖理、4大理乱、6大后果。确定公共利益的范围。  42

第三部分 宪法及其一系列相关的单行法和物权法土地所有权二元化和多重二元化条款问题法理分析与初步修改意见

一、宪法出现的问题简析                                  63

(一)关于“所有”二字关键词的分析   63

(二)关于我国土地革命与土地改革的历史回顾   66

(三)关于“集体”一词的法条分析   73

(四)将“土地使用权”这样核心的物权误认为“土地所有权”,是宪法最为关键的失误   79

(五)土地所有权不存在多级、代位、双位、按期限的所有权   85

(六)走土地所有权国有化之路,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90

(七)关于土地所有权二元化的法律后缀条款问题   94

二、宪法、单行法土地所有权二元化简要分析、修改意见与四大根源              94

(一)宪法出现的情形   94

(二)单行法出现的情形简析与初步修改建议   96

1.土地类所有权二元化  96  

1)明显的土地类所有权二元化单行法  96  (2)隐性的土地类所有权二元化单行法  102   (3)土地所有权双重、多重二元化单行法  103   

2.无二元化的单行法   112

第四部分  物权法土地所有权法律效力初探       113

一、物权法等法律“一物二权”制度简要归类                       113

二、物权法涉及土地等级物权不同规则简要归类                      117

三、物权法几类重要条款法律效力初探                  119

四、物权法正效力与负效力初探                             128

五、物权法乏效力初探                                 129

六、物权法土地所有权四大权能法律效力初探                       131

七、土地所有权国有化之展望                               137

第五部分   我国物权法理论研究受西方个人主义物权法理影响简析

一、德国物权法个人主义物权法理与土地所有权“公权私化”                 141

二、从“所有权限制论”看土地所有权虚无性质和死亡条款。动产所有权四大类型        148

三、正规则:土地权利人的权利是产权,利用土地进行作业是产业               153

1.地产权与地产所有权   153    2.地产权、地产所有权的基本概念   154

3.地产所有权的的种类   155    4.土地所有权与地产权、一般财产权的区别   156

四、西方近代的物权法是土地国有化过渡形式,正规则与潜规则并存,而正规则占据主导地位,将会完全取代潜规则                                       157

五、土地所有权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土地所有权国有化                    158

六、在土地所有权一元化的法律框架下,公物权与私物权更清晰、更合理,更容易执行      158

1.以我国的实际工作为例   158      2.土地私有化国家土地管理的经验教训   160

七、德国土地所有权二元化与中国土地所有权二元化异同点                  164

第六部分  认真落实吴邦国委员长“3.9”指示,认真修改宪法

一、由宪法引起一系列子法律的土地所有权二元化连锁性失误的根源              167

二、再谈土地所有权二元化存续多年的几大原因                       169

三、修改宪法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                          171

四、倡导土地所有权一元化、国有化的原理设计(九大原理)                 178

五、土地所有权的人类学、社会学与物权学基本原理-“陈氏定理”(自命名)-土地所有权的三大定律-“陈氏定律”(自命名)                   181

1.陈氏定理概要    181      2.土地所有权三大定理     181

3.土地所有权三大守恒定律 18  34.关于土地所有权三大定理与三大守恒定律的简要声明    184

第七部分  如何修改宪法,清除物权法的相关法条障碍

一、如何求解宪法土地所有权二元化                            185

二、土地所有权二元化有悖于哪些基本原理和革命传统                    189

三、修改方案                                      192

1.折衷方案   192       2.优选方案   194      3.强制方案      196

四、八二宪法第九条未曾修改,第十条曾经修改两次的基本情况简介              198

五、另类假设-换个角度谈问题        190

第八部分   关于“违宪”风波之我见

一、关于“违宪”之争毫无意义                              201

二、开展“土地所有权真理大讨论”,认清什么是“土地私有制”与“土地私有化”       202

三、关于“姓资姓社”之争也要适可而止                          204

三、物权法是公法,还是私法?                              205

 

附录

附录1:表格      211

附录2:名词解释      213

附录3:土地所有权与地产权(用益物权)(小资料)        218

附录4:新中国宪法立法、修改情况简历   220 

后记     222

主要参考书目      223                                 

 

以上页数是大概页对应数目

目录字数:3600字

全书字数:440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