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过冬:走好自己的路……


最近很关注视频类网站,不光是因为优酷、土豆、酷6、56等各家CEO频频发表应对过冬的策略,更因为,目前视频网站所表现出的境遇,是最像2000年第一波互联网低谷时的态势。

 

谁家将第一个熬过冬天?谁家将第一个挺到上市的终点?

我的看法是:谁的广告收入先成体系、先成规模,谁就会最先脱颖而出!

 

最近看到一些报导:艾瑞第三季度数据显示,优酷的时长份额已经提升到55.6%,寡头格局进一步明显,是土豆的2倍多,是酷6的18倍多。9月份月度覆盖人数是土豆的1.2倍,是酷6的1.9倍。

 

时长份额、月度覆盖人数、比率等,肯定各家都有一翻解释和见仁见智。但是,这些数据背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投放广告的广告主,对你投放广告的依据和考量。

 

至少,到目前为止,只有优酷一家,古永锵表示出了2009年实现营收过亿的目标。

 

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2000年严冬过后的2001年,门户收入突飞猛进,完全打破了之前人们的常规思考。我想,古永锵对视频网站明年的收入预估,站在当年门户的基础对比上,是完全有理由的。

 

 

 

以上数据摘自大度咨询的广告监测报告。从广告客户的数量和品牌广告主方面来看,优酷网是领先于对手的,这最基础的一点体现就是:公司抗风险性高。过冬就是比营销竞争,掌握了品牌大客户,就等于掌握了竞争的主动。

 

当然,国内视频网站,不能仿照美国的Youtube,尤其是内容和营销模式,不能生搬硬套。内容不讨论了,因为有国家去监管。营销上,则不要学习Youtube,去考虑用低端的广告客户投放后,吸引大广告客户的手法,这在非常看重用户属性的中国广告环境中,是不可取的。

 

因此,别怕过冬,尤其是视频网站。冬天的优胜劣汰,会让所有的价值链都加速消化,这对产业来讲是个好事情。巴菲特说的一句话:“潮退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那么半年后,看看谁家真的光屁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