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抚远县渔品深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早就知道抚远是祖国大陆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还是著名渔乡,以“中国鲟鳇鱼之乡”、“中国大马哈鱼之乡”享誉国内外。
因鱼而生,因鱼而兴,抚远县与鱼有着不解之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渔业收入一度成为抚远的支柱产业,占据着县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进入90年代后,只捞不养,重捕轻养的结果,导致丰厚的鱼类资源锐减,渔业大县的“渔财政”渐趋势微。到2002年渔业所占财政收入比重只有10%。近年来为重振渔都雄风,抚远县走出单一的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采取多条腿走路的办法,使渔业经济迈入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今年前三季度渔业产值已近1.5亿元,是2002年的5倍多,渔业经济重新显现巨大的发展潜力。
思路决定出路,为了不使渔业经济垮掉,抚远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依托特色经济,一手抓资源保护、一手抓优势开发,组织和引导群众由粗放型养殖向精深养殖,向增值方向转变;由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转变,走科研、保护、繁育、养殖、加工、销售集约化、产业化的渔业可持续发展思路。如今,抚远人已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在今年的大马哈秋鱼汛期,四年前放流已进入成熟期洄游回黑龙江的大马哈鱼,让抚远渔民收获了沉甸甸的喜悦,黑龙江上又重现了多年末见船满江鱼满舱的渔家乐图景。抚远渔民由此迎来了新一轮黄金渔期。
抚远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两江交江处,境内有大小河流56条,湖泊泡沼700多个,自然水域40多万亩,是我国名特优鱼类主产区,共有鱼类21科72属105种。经济鱼类11科34种。其中黑龙江、乌苏里江两江各特优鱼类如:鲟鳇鱼、大马哈鱼、三角鲂鱼、哲罗鱼、细鳞鱼、七鳃鳗、黄颡鱼、乌苏里危鱼等就有20多种,可以说抚远县区段是黑龙江、乌苏里江名特优鱼类最多、水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重要的野生鲜鱼生产地,重要的黑龙江淡水鱼养殖基地,也是我国唯一一条无污染河流的产鱼区,抚远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流动淡水鱼养殖基地。
第二章 资源和社会概况
抚远县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三的角地带,地理座标为东经133°40′08″至135°5′20″,北纬47°25′30″至48°27′40″,是我国最东部的县级行政单位,也是我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全县总面积6262.48平方公里。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黑龙江、乌苏里江相望,南邻饶河、西接同江。全县边境线长275公里。县政府所在地抚远镇距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市航道距离仅65公里。乌苏镇距离俄西伯力亚大铁路在远东地区最大编组站卡杂科维茨沃2.5公里。在黑龙江省及佳木斯市对外开放的总体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抚远县辖五乡四镇,一个县属国营农场,一个县属国营渔场,102个自然村。全县总人口十余万人,耕地面积七十余万亩。农村人均占有耕地三十亩,是全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最多的地方。抚远县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2℃左右,无霜期平均为155天,年有效气温2200℃,年平均降水量在600毫米左右。
抚远县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农业是抚远的支柱产业,全县宜农荒地120万亩,宜牧荒原160万亩,宜林面积88万亩。以种植为主,同时加强蔬菜生产基地、畜产品生产基地和名优特鱼产业化基地建设,形成农、林、牧、副、鱼多元开发的格局。抚远县一直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渔业生产基地,辖区内黑龙江、乌苏里江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名特优鱼类的主产区和盛产区,是全省著名的渔业生产县。共有21科72属105种。经济鱼类11科34种,其中较著名的有“三花五罗”、鲤、鲢、鲫等。是我国鲟鳇鱼、大马哈鱼及其鱼籽的主产地。现黑龙江、乌苏里江的特产鲟鳇鱼产量已上升至300——500吨左右,大马哈鱼在50——60万尾,年产量在1500吨左右,其它名特优鱼类及各种江杂鱼2000——2500吨左右。抚远的渔业资源正以成倍的速度增长,近年来抚远县渔业繁育人工放流由以前的年10万尾左右增加到1000万尾以上,三至四年后可增自然捕捞量400—500吨。2008年黑瞎子岛的回归又无形中给抚远的渔业增加了巨大的潜能。黑瞎子岛主要鱼类有鲤鱼、鲫鱼、鲢鱼、白鱼、鳌花等几十种,是大马哈鱼洄游的必经之路,基本处于末开发状态。
抚远县交通十分便利,抚远至佳木斯有陆路、水路二条线,水路自佳木斯经由松花江、黑龙江直达抚远。陆路共有二条线,一条经由抚远—同江—佳木斯直达哈尔滨,另一条由抚远—前进镇—建三江—佳木斯。现抚远至前进镇的铁路、抚远飞机场及深水码头正在建设中,不久的将来,抚远就会形成水、路、空立体式交通格局。
第三章 产品方案
1.抚远县渔品生产加工基地,在抚远县现有的工艺基础上,不断增加科技含量及产量,使鱼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建设内容
2.1建鱼品冷冻库500平方米,杂鱼成品车间800平方米,大马哈鱼熏制车间800平方米,新增设备、设施。办公室及宿舍400平方米,新增办公设备及设施。仓库300平方米。
2.2黑、乌两江各类鱼品的收购
3.产量及效益
年加工成品鱼产品2050吨,销售营业额5000万左右,每年可上缴地方财政利税726万左右。
第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一. 项目投入2200万元
1. 新增设备、设施投资估算736万元。
(1) 鱼品冷冻库500平方米 200万元
(2) 杂鱼成品车间800平方米
(3) 熏制车间 800平方米
(4) 仓库 300平方米
(5) 办公室及宿舍400平方米
(6) 鲜肉切片机2台×0.6万元 1.2万元
(7) 封口机 2台×0.5万元 1.0万元
(8) 真空包装机2台×2万元 4.0万元
(9) 腌熏网片 2台×0.7万元 1.4万元
(10) 网片清洗槽4个×0.6万元 2.4万元
(11) 熏箱 1台×13万元 13万元
(12) 轮肉机 1台×11万元 11万元
(13) 万能炒食机1台×20万元 20万元
(14) 腌鱼缸 4个×0.7万元 2.8万元
(15) 蒸锅 2个×0.2万元 0.4万元
(16) 工作台 10个×0.4万元 4.0万元
(17) 供水设备 20万元
(18) 深水井 1眼×10万元 10万元
(19) 鱼品收购车1台×10万元 10万元
(20) 大型冷冻运输车1台×40万元 40万元
(21) 工作车 1台×20万元 20万元
2.其它费用和不可预见费264万元
3.收购鱼品流动资金1000万元
二.资金来源
总投资1200万元,流动资金1000万元。全部由投资方投资。
第六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根据工程内容及各种设备购置、安装、调试及厂房建设拟定工程建设期为一年
计划2008年10月——2008年12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选址等工作,项目总建设2009年底完工投入生产。
2009年5月——6月末冷冻库投入使用
2009年8月末厂房全部投入使用
基建收尾工程在2009年10月末完成
第七章 经济效益分析及效益评估
1. 本项目建成后可年生产加工成品鱼2050吨,其中:鲟鳇鱼生产加工50吨×50万元/吨,总计2500万元;收购价格240元/公斤,出售500元/公斤(毛利润108%)
马哈鱼生产加工1000吨×15万元/吨,总计1500万元,
收购价格50元/公斤,出售150元/公斤(毛利润180%)
江杂鱼生产加工1000吨×10万元/吨,总计1000万元,
平均收购价格40元/公斤,出售价格100元/公斤(毛利润150%)
可年创产值5000万元,年可向地方财政交纳利税大约726万元
2. 社会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不仅获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获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还可以解决一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