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广义物质和能量是研究生命运动的重点


研究广义物质和能量是研究生命运动的重点

 

一、广义物质存在形式加能量充放就是物体生命运动

广义物质实质上就是俗称的物质(实物质)加上虚物质后的新概念,仍可简称为物质。它总是周期性地以这样或那样的短暂形式或组合作连续不断的生命运动。广义物质是抽象的概念,离开广义物质主体或范畴谈物质是经典论,因为这样就把广义物质等同于实物质了;离开广义物体生命运动就难以理解五构素或物质的存在,因为物体生命运动就是五构素的变形,在运动中不断改变五构素的组合方式;割裂广义物质与物体生命运动关系,就难以找到广义物质总规律T11,因为虚物质规律体系的效应就是物体生命消费运动。尽管我们经已知道随着人类认识、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提高,对物质概念亦会不断深化,但我们往往把物质范畴限于人类所能感知到的范围进而引发出唯心唯物的对立斗争并形成静止不变或以实证或感知到的事实为依据等不准确的物质观。

从生命运动二元素可知,广义物质以物体形式作生命运动离不开能量,只有广义物质同能量的充、放(即物体对能量的吸收与释放)形式——力结合起来,才能构成由物体、力热、虚物质控制的方向不变组成的消费运动。所以广义物质的存在形式还离不开能量,否则就不是物体生命运动,而且在能量辐射或释放率一定的情况下,能量越大寿命越长。无论是引力场等的外加力还是物体自身热运动内力都是生命力的标志,生命力越强则能量、频率越高,完成同样的生命周期所花时间更少,节省的时间更多,度过的时间更长,衰减周期更大,因而寿命更长。所以相对论认为近光速运动中的生命体的寿命长,而地面上的同种生命体寿命短。

二、广义物质的主体范畴及学科分工

广义物质分为虚、实二种。虚物质主体为物性与人性,由虚物质衍生的范畴有事件、运动、矛盾、概念……;物性人性的结构、性能、运动状态等是怎样的则由自然科学(量子物理与生化科学)揭示。实物质主体为原子分子,由实物质组成的范畴有土木水火金……;原子分子的结构、性能、运动状态等已由物理、化学揭示。广义物质存在形式为什么是这样的,则由哲学揭示,而且怎样才是最佳的实现消费体系运作方式则又是经济管理问题。显然广义物质主体也有消费运动第一律所规定的生命运动,只不过其处于物体的中央地位具支持物体的核心力量,稳定性好、寿命长;只有当物体完全瓦解,广义物质才重新组合。

三、广义物质存在形式的转换与运动律

广义物质存在形式遵循物体消费运动第一律,即物体实现自身消费体系的运动无限循环相生相克,其中每一个生命片段均分为产生、生存、成熟、灭亡、转换五个阶段;同时物体间物质能量的交换服从生态平衡、互为食物链关系;且相同物种间要维护共生存齐出力同步关系。物质转换存在形式遵循物体消费运动第二律,即“O”态平衡的打破与建立,其过程为:物体运动→物质存在形式的转换→生化反应核反应→物能形式变换、转化→物体消费。消费运动第三律即物体在依照自身虚物质实现自已的消费体系的同时,须遵循宇宙调控、服从大局等,从而在追求永久生存充分发展无限自由的同时,遵循生老病死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