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群众观”值得称道


        江西省委副书记王宪魁近日在《求是》发表文章谈江西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情况时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造福人民群众的理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要让群众参与,请群众评判,让群众满意。在试点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开门搞试点,积极探索领导与群众互动的有效途径,每个试点阶段都请群众参与、让群众评价、受群众监督,努力做到听取民意找问题,顺应民意抓改进,依据民意看效果。(2008年11月5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把“人民群众得实惠”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我党一贯坚持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生动体现。而要让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必须让群众参与到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中来,请群众评价、受群众监督,让群众满意。因为得没得到实惠,得到多少实惠,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也最感同身受。这一科学发展“群众观”值得称道,更要坚持。 

        坚持“群众观”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自然也应该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力量。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是发展科不科学,不是领导干部说了算的,而必须看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支持不支持。群众的需求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信号”、“最大动力”。只有让群众参与到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中,尤其是一些重大决策的部署和实施上来,才能使我们的决策更科学、更可行。相反,如果群众不参与,没有热情,单凭官方一头热、一股劲,很难使发展沿着科学、可持续的轨道进行,也很难持久。只有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是科学发展活力不断、动力不竭。 

        坚持“群众观”是践行党的宗旨的本质要求。党章明确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义务。党员干部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光有决心和态度是不行的,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因此,我们党员要抓紧学习、勤奋学习、善于学习,以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履行职责、解决问题、做好工作的能力。而要学好本领,不但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更要向群众学,甘于做群众的小学生,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才能真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实践好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敢于和善于“开门纳谏,问计于民”,主动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认真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全力营造党员干部积极参加、群众大力支持、社会广泛关注的浓厚氛围。 

        坚持“群众观”是勤政廉政的现实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党的一切工作和奋斗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离不开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公道正派、勤政廉政的公仆本色。而要使各级党员干部永远保持头脑清醒,永远保持为人民抓发展、谋利益的激情和热情,永远保持清正廉洁、不贪不沾,就必须使各项权力运行、各种行政事务始终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不至于走样、变形,出现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避免贪腐行为的发生和蔓延。 

        当然,科学发展“群众观”不是放在嘴上说说而已的,必须落实到行动中,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切实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问题听取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广泛吸纳和集中群众智慧,才能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突出实践特色,体现群众意愿,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最终目标。



相关新闻: 

        王宪魁:科学发展观是造福人民的理论 就是要让群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