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秦腔>>渲染开来的记忆
2008年10月25日,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工作结束了,四部获奖作品分别是:贾平凹《秦腔》、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麦家《暗算》、周大新《湖光山色》。
贾平凹,一听名字就知道这个男人不寻常,凸凸凹凹,就像黄土高原上的疙疙梁梁一般,别人是诗中有画,贾老是名字中就有风景,一片广袤的黄土地, 岁月的河流把她冲刷得沟壑纵横:沧桑古原上,黄沙蔽日,朔风野大,吼一声秦腔调调, ,漫天飞雪,山舞银蛇.
在他的<<丑石>>一文中,印象最深的是那句”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 包含着辩证法思想的话,当然其间也含有是金子总会闪光的励志教育..
贾平凹《秦腔》等4部作品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
一. 拉大锯,扯大锯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不说理的外甥也要去! ”锣鼓一敲,孩子们就坐不住了,丝毫不比当年鲁迅和润土儿时看《社戏》的热情差,舅舅也不比长妈妈逊色,怕人多挤坏了小孩儿,就戏说道: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愣子(傻子),有啥好看的,我们回嘴道:那你们大人去看就是疯子,愣子.
人生本是一台大戏,那个不是戏里戏外戏中人.
二.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
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
四妹子爱见(那)三哥哥
他是我的知心人
三十里铺来遇大路
戏楼拆了修马路
三哥哥今年一十九
咱们二人没盛够
三哥哥今年一十九
四妹子今年一十六
人人说咱二人天配就
你把妹妹闪在半路口
叫一声凤英不要哭
三哥哥走了回来哩
有什么话儿你对我说
心里不要害急
洗了(个)手来和白面
三哥哥吃了上前线
任务落在(那)定边县
三年二年不得见面
三哥哥当兵坡坡里下
四妹子硷畔上灰不塌
塌有心拉上两句话
又怕人笑话”
绥德县辛店乡黑家中洼,“三哥哥黑增志和四妹子王凤英的爱情故事,在那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年代,唱遍全中国. 也曾湿润过无数人的眼眶,《三十里铺》的爱情故事是真实的,然而人世间又有多少个“三哥哥,四妹子”别无选择地演绎着一幕幕生死离别的凄美故事。”
“2004年11月5日至7日在北京海淀剧院举办的“原声黄河”西部十大歌王歌后演唱会上,在演唱那首以她为原型的《三十里铺》时,王凤英出现在演唱会现场,让全场的歌迷激动不已。”
人们说:你爱的不爱你,爱你的你不爱,相爱的难相守,这样人世间就有了悲欢离合。
其实,“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http://blog.wise111.com/blog.php?do=showone&tid=21911
三.<<欲望桃花>>
陈道明和李琳主演的<<欲望桃花>>,秦腔与皮影戏.
“故事梗概
田壮壮又一部解禁大戏,中国最后一个太监的老婆红杏出墙,根据著名作家贾平凹《美穴地》改编。
一位风流倜傥玩世不恭的多情戏子。 一个有着人面桃花脸,风情万种的女子,十年深闺仍是处女。一个心理变态,想要一张有着人面桃花脸的女子与其合葬的老太监。 变态的爱欲与红杏出墙男欢女爱的偷情与刺激交织着。
《欲望桃花》以失传百年的宫廷皮影戏文化为契入点,讲述了中国最后一个太监的老婆红杏出墙的故事。陈道明携手李琳激情演绎,将变态的爱欲和红杏出墙男欢女爱的偷情与刺激演绎得精妙绝伦!“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部<<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皮影戏,吹皱了女主人公桃花的一池春水,演绎出人世间多少”鱼”与”熊掌”的故事.
四. 山西地方剧种生存告急
(让历史“活”在当代,“活”在眼前。那一散发着浓郁民俗民风的地方剧种无疑是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具华彩的艺术。山西也因此赢得了“中国戏曲摇篮”的美誉。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底究竟有多厚?50多种地方剧种足以令人瞠目乍舌。但目前这种“活”态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着,山西地方剧种生存不容乐观。
2003年,省戏剧研究所对全省剧种生存现状进行了调查。截至2003年底,全省现存剧种28个。其中,京剧、豫剧和曲剧为3个外来剧种,25个地方剧种:蒲州梆子、北路梆子、中路梆子、上党梆子、上党落子、耍孩儿、罗罗腔、河曲二人台、神池道情、繁峙秧歌、朔州大秧歌、晋南眉户、曲沃碗碗腔、芮城线腔、翼城琴剧、襄武秧歌、泽州秧歌、壶关秧歌、沁源秧歌、左权小花戏、孝义碗碗腔、祁太秧歌、洪洞道情、临县道情、广灵秧歌。
只有蒲州梆子、北路梆子、中路梆子、上党梆子、上党落子、耍孩儿、罗罗腔、河曲二人台、神池道情、繁峙秧歌、朔州大秧歌、晋南眉户、曲沃碗碗腔、翼城琴剧、襄武秧歌、壶关秧歌、沁源秧歌、左权小花戏、孝义碗碗腔、祁太秧歌、洪洞道情等21种地方剧种有专业剧团。
普查结果令人震惊。1984年普查出版的《山西戏曲剧种概述》记述全省有52个地方剧种。不到20年山西地方剧种竟然消失了25个,平均每年消失近1.3个。)
煤炭资源面临枯竭危机之外的原生态文化消亡危机,你关注到了吗?
五. 《走西口》
“哎,回个去哇,看大风吹了你的毛眼眼.”
哥哥你呀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怀抱你那梳头的匣,两眼泪双流。
送哥送到大门口,小妹妹我不丢手,有两句知心的话,说与哥哥记心头。
走路你要走大路,……
住店你要住大店,……
睡觉你要睡当间,……
坐船你要坐船后,……
喝水要喝长流水,……
………………………..
一首民歌黄河九曲十八弯。在陕、蒙、晋三省区交界处,东去的河水忽的向南折去,滔滔而下。这个弯儿,拐得最大、最急。于是,晋西北沿黄河的一个县,便因势而得名,叫“河曲”。地瘠,天旱,黄泛,晋西北的百姓历来生活艰难。当地民谣言:“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
(剧目《走西口》在清代光绪初年的诞生开始的。当时由于山西连年遭灾,晋西北的劳苦百姓被迫“走西口”。从《走西口》的唱词中我们不难想象,当年成千上万的贫苦农民奔走在那条茫茫古道上,伴随着无尽的凄凉和孤寂,他们只有用小曲来倾诉他们不幸的遭遇和不了的思乡之情。也正是这个时候,道路歌、受苦歌和思念歌作为“二人台”重要的内容产生了。
蒙古族是一个好歌的民族,当大批的山西人到内蒙古之后,他们就把自己在拉骆驼、掏干草、拉船、种地中的种种经历都编成曲子,唱给他们听,蒙古人高兴了就会赏钱、赏地。此后,这种艺术形式吸收融合了内蒙古民歌的音乐语言及戏剧化妆等特长,“二人台”艺术日臻成熟。随着一些经济富裕百姓的返乡,“二人台”艺术不仅在阳高县深深扎根,同时影响遍及山西晋西北、内蒙古西南部、陕西榆林以及河北张家口一带。但在那个奉晋剧为“正统”的年代,“二人台”艺术难登“大雅之堂”。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步伐总是十分缓慢。一丑一旦,相沿百年而无一变。尽管节目与日俱增,仍无一出戏能从内容到形式反映比较复杂的情节。)
千般叮咛,万般爱,难舍难离要分手,望断雁门烽火,千回百转盘肠.
六.<<霸王别姬>>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垓下歌》是楚霸王项羽(前232年-前202年)被刘邦逼到垓下时,与宠妃虞姬所唱的曲。一曲既罢,虞姬自刎而死,项羽则率精锐突围,但仍被逼困在乌江,最后只留下“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后也自刎身亡。项羽与虞姬最后的诀别,就这么成了传唱千古的凄美绝响。《霸王别姬》也是京剧相当重要的戏码之一。而中国大陆的导演陈凯歌曾将李碧华原著小说《霸王别姬》改编成同名电影,并荣获一九九三年坎城影展金棕榈大奖。
张国荣,张丰毅主演的《霸王别姬》一片感情强烈,情节曲折,充满生生死死的戏剧冲突,并邀请几位大明星主演,具备充分的商业元素,但同时,却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被认为“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者众”。国际影评联盟评委认为:“《霸王别姬》一片深刻挖掘中国文化历史及人性、影像华丽、剧情细腻”。影片用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及其艺人的生活,有着人性的思考和人生存状态的表述,更通过几十年的时事风云,透射出一股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张国荣饰演的片中人物的人生经历犹如“戏梦人生”。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尾声
《我这一辈子》经<<红娘>>介绍与老妻<<雀桥会>>,<<青松岭>>上书写《创业史》其实也就是<<二人转>>.
思乡时,<<长阪坡>>上听一曲<<四郎探母>>,或在<<茶馆>>里听听<<四世同堂>>.
爱看电影,爱听戏.
2008-11-9
(整理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