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图书语文错误(027)(北京大学出版社:《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上、下册)


[罗志如、范家骧、厉以宁、胡代光著:《当代西方经济学说》(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8月第1版,19898月第1次印刷。责任编辑:符丹。定价:9.90元。

 

1.  39页倒数第9行:“……厂商理论和工业[经济]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句中第一个“经济”一词重复,应删除。

 

2.  191页第12行:“生产函数概念对经济理论的发展是[清极]的。”——句中“清极”二字应为“消极”一词。

 

3.  207页第34行:“毛利的[商]低由垄断程度决定。”——句中“商”字应为“高”字。

 

4.  233页第11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的完成者李嘉图……”——句中“经济”一词应为“经济学”。

 

5.  267页倒数第4行:“……对产量增长所作的[供献]。”——句中“供献”二字应为“贡献”一词。

 

6.  282页倒数第10行:“[改虑]到规模经济效益……”——句中“改虑”二字应为“考虑”一词。

 

7.  320页倒数第4行:“第三世界各国曾经被称作落后国家[]低度发展国家或者是欠发达国家,”——句中第一个“国家”一词之后应插入顿号“、”,前后是并列关系。

 

8.  380页第67行:“它是[当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句中“当人”二字应为“当代”一词。

 

9.  下册“目录”第3页第10行:“按照长周期的观点拟定当前的经济政策”——此句之前应加目录序号“九”。

 

10.424页倒数第4行:“……不完全地控制的一个[变最]。”——句末“变最”二字应为“变量”一词。

 

11.427页倒数第1行:“……其他三个[变最]的相互作用。”——句中“变最”二字应为“变量”一词。

 

12.430页倒数第7行:“……其本身应被当作还存在的其他[变最]的函数。”——句中“变最”二字应为“变量”一词。

 

13.432页倒数第3行:“……弗里德曼便把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部份]……”——句中“部份”二字应为“部分”一词。

 

14.469页第14行:“这至少是迄今为[至]的历史教训。”——句中“至”字应为“止”字。

 

15.476页第12行:“如何医治通货膨胀成了一个严峻[地]问题……”——句中“地”字应为“的”字,前后为偏正关系。

 

16.585页第12行:“就[中]得不再进口一次。”——句中“中”字应为“不”字。

 

17.588页第13行:“[并]于促成制度创新的因素,”——句首“并”字应为“关”字。

 

18.590页倒数第11行:“制度上的新发明是一个[困能]的过程,”——句中“困能”二字应为“困难”一词。

 

19.591页“图101”右边竖排第四个方框中文字:“[开用]实行创新的时延”——句首“开用”二字应为“开始”一词。

 

20.592页第8行:“而且在[实际]之前并不要求社会成员一致同意,”——句中“实际”一词应为“实行”。

 

21.593页第56行:“而不分析它们的[阶段]属性。”——根据前后文义,句中“阶段”一词应为“阶级”。

 

22.596页第89行:“因为积累[比倒]较大。”——句中“比倒”二字应为“比例”一词。

 

23.604页第2行:“[名]国国民生产……”——句首“名”字应为“各”字。

 

24.604页第9行:“某些经济学家之所以强调[名]国成长的……”——句中“名”字应为“各”字。

 

25.606页第11行:“一个不发达的国家[的]地区之所以会发生革命,”——句中第二个“的”字应为“和”字,前后是并列关系。

 

26.656页第89行:“与加尔布雷思所说的高等院校[学]可以对企业……”——句中“学”字多余,应删除。

 

27.708页第3行:“如果支出中包括政府支[(G)]出在内,”——句中“(G)”应放在第二个“出”字之后。

 

28.709页第7行:“[外部]逆差反映了国内的支出超过了国内收入。”——句首“外部”一词应为“外贸”。

 

29.717页第12行:“……加上[商行]银行国内资产减少80亿美元)。”——句中“商行”一词应为“商业”。

 

陈嘉珉,200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