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帝制管治不了市场经济


 

皇权帝制管治不了市场经济
赵伯平
一元化的皇权帝制管治不了多元化的市场经济,这是古今中外再简单不过的历史事实。
然而,中国那些鼠目寸光、醉生梦死、冥顽不化的既得利益集团偏偏要逆历史潮流而动,偏偏要死抱住皇权帝制的思维方式不放!
困扰当今中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问题是:既得利益集团正拼命用一根一元化的皇权帝制的烂麻绳去扣住一群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的活鸽子。
一元化的皇权帝制根本上排他,反对别人与自己竞争,不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为了培养顺民则不能不愚民,允许私下里提些建议但不允许公开的批判和反对,允许对别人的监督但不允许对自己的监督,更谈不上对自己的弹劾。
多元化的市场经济根本上不排他,鼓励别人的竞争,承认平等,为了培养自强不息的人民则大力倡导科学,用宪政来保障别人的批判权、反对权、监督权、弹劾权。
用一元化的皇权帝制来管治多元化的市场经济,则势必形成:
一、官僚型经济
官僚机构掌控了中国社会最多、最重要资源,哪个行业最赚钱、哪个行业最容易赚钱,哪里就会出现各级官僚的身手。官僚机构成为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一个最大的利益群体、一个最强势的利益群体。官僚机构和一切依附于官僚机构而存在的官商、半官商、垄断行业的收入最高、福利最好,医疗、养老、游山玩水、出国深造,统统最好。
当官发财、升官发财、买官发财、卖官发财、打着官的名号骗财,一沾上官就能发财。财从何来?从争权、从多管事、从老百姓承担的高税费中来。没有哪个部门嫌自己的权小,没有哪个部门嫌自己管的事小,只要是与钱挂上钩的事都想千方百计地抓到手。
手中有了权、有了事管,就可以堂而皇之的设门槛。你经商的想进来吗?乖乖地请客送礼,送上门槛费,否则,手续再全、理由再足,都只能靠边去。而且,请多少客、送多少礼全由权力部门的当权者一个人说了算,天马行空,不亦乐乎!谁想监督吗?谁想对权力进行制衡吗?不行,那不合中国国情,中国有“中国的特色”。
学而“优”则仕、工而“优”则仕、农而“优”则仕、兵而“优”则仕、学商而“优”则仕。三百六十行,每一行“优”了以后,都要拼命地往官道上挤,都要通过当上官、当上大官来体现自身的价值,来入正史。注意我对这里的“优”加了引号,因为在公平竞争缺失的情境下,优常常是假冒伪劣、不择手段、道德败坏的代名词。
于是乎,几千个人争着报考一个官位,以争取最高的收入、最好的福利,以至机构越争越庞大,官员越争越多,一个地级市争出了二十个副秘书长,还振振有词,还意犹未尽。再于是,机构越精简越膨胀,腐败越反越腐的不争事实也就合符逻辑了。
官僚型经济中,嗓门最响、架子最大、底气最足的永远是官僚。其他人,一概要小心下气,做低眉顺眼的小媳妇。富人钱多没有用,名人影响大也没有用,只允许闷声发财,偷着乐。谁要是觉得自己有钱了、名气大了,可以向官僚权力挑战了,那可要倒大楣了。要知道,在一个主要靠潜规则运行的社会里,有多少人能光明正大地凭真本事出名、致富?有多少名人、富人屁股后面不留着尾巴?
二、运动型经济。
上面一个号召搞汽车,全国各地不管有没有条件,一齐搞汽车;上面一个号召搞高科技,五湖四海不管有没有可能,一块搞高科技;上面一个号召搞资本运作,天南地北不管行不行,一道搞资本运作。今天是开发区运动、明天是纳米运动、后天是房地产运动,此起彼伏,一浪高个一浪。这不,中央四万亿的投资,下到各省、自治区,一转手就成了18万亿。再下到地市一级,不变成28万亿才怪,前前后后一加50万亿人民币,折合成美元,少说也有7万亿。我的乖乖,中国人民太有钱了,哪象美国人,还超级大国,为区区一百四十亿美元的汽车救助,争来争去,争那么长时间。
三、忽悠型经济。
金融危机来袭,经济形势严峻,官方为了提振社会信心,适当报道一些加大投资、努力创新、销售增长的企业典型自在情理之中,但不能走过了头,不能打开电视一看:从南到北都在彩旗飘飘的开工奠基、家家是创新高手、清一色的销售增长,闻不出一点危机的味道,仿佛比大跃进还红火,不折不扣的忽悠。
忽悠式报道的初始目的或许情有可原,但客观上它对消费者、对企业造成的祸害却不可小视。明明房市的颓势难免,忽悠式报道却藏起一个个下跌的新闻,专门整一些模棱两可的乐观的专家预期来提振消费者的信心,误人子弟;明明产品、产能已严重过剩,忽悠式报道却掉一个个倒闭的新闻,专门整一些逢低投入是如何划算、如何前瞻的案例来劝说企业,害人不浅。
忽悠式报道服从、服务于官僚型经济的官僚判断和官僚决策,官僚需要把投资拉动,忽悠式报道则不顾一切地鼓吹投资,反之,则拼命地大讲、特讲投资的坏处。忽悠式报道因而让消费者、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看不清市场的真实面目,偏听偏信。由忽悠式报道而来的忽悠式投资、忽悠式购买、忽悠式经济无疑会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四、保守型经济。
一个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型社会,客观上需要国民具有强烈的独立、平等、自主、好奇、竞争、科学、求真、包容、冒险精神,而这些,恰恰又是皇权帝制所坚决反对的。皇权帝制需要的是老实本分、知足常安、谨小慎微、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顺民、臣民,由顺民、臣民占主导的企业必定是墨守成规的企业,由顺民、臣民占主导的国家必定是拾人牙慧的国家。
官僚型经济、运动型经济、忽悠型经济、保守型经济全都是市场经济的天敌。一元化的皇权帝制一日不除,多元化的市场经济一日不兴。多元化的市场经济只能由多元化的民主政治来管治,才能容纳下多元化的利益诉求、多元化的竞争、多元化的平衡,舍此,别无它途。
赵伯平简介:独立思想者,主张传统文化糟粕乃中国企业病根的第一人。长期致力于中国企业管理进化的系统集成研究,先后出版过的著作和培训光盘有《中国企业的病根子》(名列“2006年影响中国企业管理的十本团购图书”之一)、《三阶梯管理》、《以权威破除权威》、《老调新谈》,业已形成一个从中国企业的病理分析、到管理模型设计、到可供操作的变革路线图,首尾一贯,环环相扣的完整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