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前相关报道——
最近风传重出江湖的温州炒房团终于在沪上现身。11月29日,近50名温州炒家来到上海。周末两天,看房团完成了三个楼盘的考察。
由于楼市低迷,销售进度缓慢,资金充沛的温州炒房团重新被看作“救世主”。此前在杭州的一次温州看房团活动中,开发商热切打出了“欢迎温州看房团”的大幅标语。而在厦门的一次看房活动中,当地数家开发商联合组织了投资座谈会。
表面看似平静的房地产市场,似乎正涌动民间游资、境外资本的潜流,在目前依然深锁寒冬的楼市下面酝酿破冰之动。
我们知道,温州人是中国资本市场中嗅觉最灵敏的一个群体。自去年11月底以来,温州人投资热情持续低迷。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原本活跃的温州炒房客们几乎在各售楼处绝迹。那最近温州炒房团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春江水暖鸭先知”呢?是否意味着楼市已见底回暖已无疑了呢?地产观察者许子枋认为,温州炒房团的重出江湖作为楼市回春的信号意义不足。
首先,资本是逐利的,虽然降息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引发了抄底意愿,但即使温州炒家对房价究竟是否见底也没有定见。炒房的核心在于运用资本杠杆,赌房价升值预期,温州炒家的优势在于他们是“资本狼”,狼性表现为“狠”,但同时也表现为“犹疑”,因为他们并没有过多的理论高度,他们的出手是在趋势已成才会下手的。何况国家的第二套房政策还没有松绑,他们的资本杠杆效率也不高。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在局势不明的情况下,温州炒家的犹疑将远大于出击;也因此这次温州炒房团的重现只是一种探底姿态,而基本不可能产生实质性成交;也因此这次所谓的温州炒房团的出访无非只具有“温州太太团”的旅游看房的意义而已。
其二,这次温州炒房团的出现,其兴趣点更在于收购烂尾楼,因为断链的开发商急需资金,更不具有议价能力,这是一种“资本狼”吃羊的行为,不但不能给楼市带来回春向往,反而增加了楼市寒市流感的传染程度和恐慌度。在收购烂尾楼方面,已有很多资本虎视眈眈,狼虎相争,资本狼并没有过多优势。到目前为止,烂尾羊还不多,温州炒家的出手还要有待时日,温州资本进入市场还为时尚早,温州资本的逐利和贪婪本性是希望冬天更长久些,那么就会有很多烂尾羊了。
其三,虽然截至9月末,温州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余额达2036.4亿元,比年初猛增332.69亿元,增长19.53%。目前,温州全市居民储蓄存款占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比重为51.09%,这似乎意味着温州市民手中至少拥有了2000亿的“闲钱”。但正是因为对未来预期不看好,所以才有巨大的存款额的增长。何况,温州的实体经济主要涉外,不可能独立于全球金融危机之外,同样将遭受深重打击,那温州市民手头的资金的使用将收紧并将预期用于度过萧条期,自保远大于投资前景不确定的房地产业。
因此,温州炒房团的重出并不意味着楼市回暖,也不代表释放某种利好的信号,更多的是表征开发商的做秀和寻找救命稻草的心理举动而已。
因此开发商要正视自己,寻求自救才是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