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帮了房开商大忙 但要获救必得自救


经济危机帮了房开商大忙 但要获救必得自救

文/李政权

  

  曾经有些人认为,政府股市、房市都不会救。哪怕最终救市了,也是宁愿救股市不会救房市。

  前者的主因是:“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是天经地义的,投资赚了自个揣着赔了也得自个顶着,况且股市的持续走熊下跌,早已锻炼了广大股民的心脏考验了大家的成熟度,纵使沪市跌回1500点、1000点及其以下,中国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后者各因素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一个救得起来——只要往股市注入相应的资金,股市想不牛都难;一个救不起来——救房市不但有背民意,同样重要的是在目前的背景下,政府救房市哪怕心有余,力也将有所不逮,因为要救房市最重要的就是救消费者信心。而房价虚高早已偏离价值规律开发商更还抱着暴利不放,CPI高企经济大势又不好,光凭政府放松信贷、降低利率、减免税种……是救不了消费者信心的。

  可最终的事实是,政府却伸出了救房市的手。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危机帮了房市的大忙——这场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中国,我们已经到了不得不出手的时候了。不说企业倒闭潮、出口受阻潮、企业老板出逃或跳楼自杀潮……财政部最近公布的一组数据已足可显示危机的危害性:9月份全国财政收入是4217.22亿元,财政支出是4948.94亿元,赤字规模达到了732亿元, 根据匡算,按照6万亿预计,2008年财政收入增速为17%,与2007年相比下滑了将近一半。

  可是,中央政府出手救经济,为什么不救别的,却要救房市?却要救那些“万恶”的开发商乃至炒房者呢?主因就是:抓大放小,从财税贡献巨大牵扯甚广的产行业救起,时间成本相对小效果相对好。

  而房地产业正是这样的产行业:它在中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过大(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的产业结构尤其是支柱产业单一的问题,很严重)——房地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2个百分点以上,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0%,而在为数不少的地方,当地30%甚至是50%以上的财政收入都来自于房地产。这也是地方政府不等中央表态就抢先出手救市的重要原因。

  房地产业同样也是牵涉面甚广的产业,其兴衰直接影响着超过60个的产行业的发展甚至是生存。崩说建材、建筑、装修、家具、家电等产行业,单说我们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已于2007年末在其全部贷款比重中占到了18.3%,在部分城市,这个比重甚至高达30%以上。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房地产业才成为了经济危机中国家挽救的幸运儿。但对这种救市,那些受高房价影响无力购房的民众,那些想换房想改善住房的民众,肯定会有很大的意见。这是不幸的事,因为有救就有不救就有牺牲——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却对中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利好,让我们的经济经过一定的周期软着陆,远比陡然雪崩对这个国家有利得多。只要经济不垮,尽量多数的经济成分及其间的产行业与企业运营良好,民众们的收入才有足够的保障,大家信心才不会跨,这个国家也才会更好的在稳定中发展。尽管,前面所讲的“时间成本相对小”,实际上并非一定就是周期短。

  经济危机帮了房地产业、帮了开发商的大忙(李政权)。

  但这种“大忙”不过仅是改变了房市下行的节奏而已,开发商们要想抱着尚方宝剑死守暴利不放,前面仍是死胡同。要想获救,必须接受买方市场的事实,遵循市场规律,展开自救挽回消费投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