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化石能源时代:21世纪全球变革的九个方向


第一财经日报专栏作家、西南财经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所长刘建生10月6日曾为本报撰文——“从‘9·11’到金融风暴:全球大变革的序幕”,从美国的基本面、全球大格局的角度更全局性地认识这次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并提出危机是全球大变革的序幕。

那么这场全球大变革的方向、序幕的背后是什么?

在本期的专栏文章中,刘建生与石浩海指出了全球变革的九个方向,文章以资源的自然特性——能量特性探讨资源、经济和社会问题,并将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联系起来,从思想革命、生产生活方式、国际关系、世界货币体系等角度进行了剖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与观察方法。其中,以石油定标的全球货币体系的重构独有新意,而呼唤的思想、价值观的革命更是振聋发聩。

《后化石能源时代:21世纪全球变革的九个方向》
1、思想变革-物理经济学体系将登上历史舞台;
2、价值观的变革-资源有价;
3、财富分配体系-按资本、劳动分配将按资本、劳动、资源三分配;
4、生活方式的变革-回归适度消费;
5、生产方式的变革-改变速度模式,追求资源利用最大化;
6、能源利用体制的变革--国有化和民主化的结合;
7、制度体系的变革-资源利用和财富分配的制度,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率原则;
8、国际关系的变革-回归资源基本面。
一是国际贸易量将大幅减少,特别是以资源以及富含资源的产品的贸易量大为减少;
二是全球能源出口供应量将大幅减少,石油尤为突出。
三是新型的以物易物的贸易形式将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和形式,这可以减少可能的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造成的损失。资源与富含资源的产品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从结算到贸易形式都将构成新型的以物易物的国际贸易格局,这种贸易格局将在许多国家之间形成一种资源互补。
9、货币体系的变革-建立全新的公正的国际货币体系
以目前全球最基本的能源——石油的能量特性为基准,对所有的资源定标,再通过资源对产品定标,进而对一国的货币定标,从而实现一种绝对性定标体系。
目前以美元为核心的货币体系将让位于美元、人民币、海湾国家统一货币、俄罗斯卢布、澳大利亚澳元、巴西货币雷亚尔等构成的新型全球货币体系,这六个国家或地区是全球拥有资源优势的,他们的货币将构成未来全球可以信任的新型货币体系的基本结构。
上述九个方向基本代表了21世纪未来全球变革的基本方向,它充分体现了目前以化石能源为基础形成的文明体系——化石能源时代,向没有化石能源的文明体系——后化石能源时代的大时代变革的过渡,以及一个新文明体系的基本架构与格局的形成。最终形成的社会将是一个后化石能源时代的人本主义社会,这种社会将是一个高度以人为本的社会。  
(刘建生为西南财经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石浩海为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政治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