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熟透的燃油税开征说起


    1998年,中国政府对外宣布,将“择机开征燃油税”。十年过去了,中国的油价增长了一倍多,政府部门“择机”的表态人们早已耳熟能详,然而,燃油税开征的时间却一直悬在半空不能落地的开征时间表终于落下来了。
  今年7月份财政部有关官员在与中国政府网网友在线交流时透露的一个消息:国家将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动情况,择机出台燃油税,取代公路养路费等交通维护和建设方面的部分收费。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7月一份最新报告建议,今年起实施燃油税征收。今年8月份,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十余部门联合发布文件,重点提到将“择机出台燃油税”,以此作为贯彻实施《节约能源法》的重要举措之一。
  就在此前不久,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表示,燃油税的推出“应该是快了”。记者从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处获悉,目前相关部委在开征燃油税的内部讨论中,给出了一个非常紧迫的时间点——12月1日正式开征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上述国家发改委人士也同时表示,具体“拍板”操作,还得看国务院高层和相关部门的最后决策。
   业界人士纷纷表示,目前国际油价大幅下跌,正是我国开征燃油税的最佳契机。
  
一再“待机”的个中缘由
  征收燃油税早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通过经济杠杆促进节油的政策。征收燃油税,控制了燃油,也就控制了汽车消费,控制了污染,可保证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而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公平:排量大、行车里程多、节油技术落后的,行车成本就高;排量小、行车里程少、节油技术先进的,行车成本就低。而且,征收燃油税的根本利好还在于,可以取代养路费、公路客运附加费、公路运输管理费等相关收费,有利于消除各种不合法、不合理收费。
  开征燃油税也是宜早不宜迟的事情。自1998年我国提出拟开征燃油税以来,社会各界就一直十分关注。外界一直呼吁进行费改税,以燃油税取代养路费。当时,国务院决定分步实施改革方案:第一步,从2001年1月1日起,先行开征车辆购置税取代车辆购置附加费;第二步,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动情况,择机出台燃油税,取代公路养路费等交通维护和建设方面的部分收费。第一步已经成功实现,但是第二步却一直滞步不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关键就是开征燃油税的时机问题。如果时机尚不成熟,贸然开征燃油税,那自然是问题重重,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
   按照国际上的普遍观点,开征燃油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契机就是“低油价”。因为“低油价”能够减少一些行业比如出租车行业、公交行业、农产品行业等因开征燃油税而带来的“阵痛”。之前,国际原油价格一直高高在上,而国内成品油价格也在持续上涨,这也是国家主管部门迟迟不愿开征燃油税的关键原因。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2008年全国两会上就曾表示,当时出台燃油税面临着国际油价不断走高,国内物价上涨较快的压力,如果开征燃油税,个人消费者可能会较难接受。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教授也认为,高油价时代开征燃油税,势必推高油价,而不管是价高还是税高,都是百姓付的钱要多,最后都要转移到整个经济运行的成本当中,从而可能推动通货膨胀的加剧。

最好的时机来临
  而今,全球金融危机、经济疲软、油价持续回落,恰恰为燃油税的开征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时机。“不该再等待了,希望尽快开征。”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室主任姜克隽强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11月18日透露,中国政府将马上开始征收燃油税。韩所在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表示,征收燃油税的时机早已成熟,可以马上实施。其理由是,过去油价高不利于开征该税种,现在油价回落,国内成品油价格又偏高,选择这个时机开征燃油税比较好。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60美元左右的油价,是出台燃油税的好时机。对汽车市场来说,短期要有个适应的过程,长期来看是利好。
  能源专家分析,目前是开征燃油税的“黄金时期”。在近期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环境下,如果政府有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意愿,那就可以先实行开征燃油税。开征后再调低成品油零售价,就会使开征燃油税后车主实际支付的油费不会提高。如果燃油税要“择机”开征,那么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开征燃油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契机就是低油价。因为低油价能够减少一些行业比如出租车行业、公交行业、农产品行业等因开征燃油税而带来的阵痛。而现在,国际油价维持低位,这显然是一个难得的契机。
  为了把油价维持在每桶70至90美元的水平上,欧佩克10月24日在维也纳举行的特别会议上决定,从11月1日起日削减石油产量150万桶。欧佩克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能矿部长说,欧佩克有可能进一步削减石油产量。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国际油价可能会在当前这个油价的基础上出现普遍上浮,而油价一旦上浮,我国开征燃油税的最好时机就没了。因此说,开征燃油税不能再犹豫了。
  当然,开征燃油税因涉及到多个主管部门的切身利益,在燃油税出台之前,巨额的公路养路费是由交通运输部收管,但开征燃油税之后,养路费没有了,则意味着过去的“诱人蛋糕”将由交通运输部转移到财政部手中。就此,交通运输部应以大局为重,为燃油税的出台主动扫清道路。专家表示,征燃油税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老百姓举双手赞成。不能让个别部门私利妨碍国家发展,制约法律的实行。

 

前景有人欢乐有人愁
    海南省是唯一一个高速公路不收费的省份。早在1994年1月1日起,海南省就开征燃油附加费,并将养路费、过路费、过桥费和运输管理费等四费合一。从海南省的试点看,燃油税的征收确实促进了道路畅通,提高了车辆的运行效率,起到了节能降污的目的。
    太平洋证券研究发展部汽车行业研究员谈到,燃油税的出台,无疑会对汽车市场有刺激作用。很明显,燃油税会起到两方面的救市作用。首先,燃油税对私家车是正面的,用车才交税,这会激发一部分用车需求较少的人买车。其次,对小型车企业是重大利好,如果用油成本有所增加的话,会使消费者转而偏爱小型车。这对吉利、奇瑞等自主品牌会有一定的帮助。一开始实施燃油税,会对车市有一定冲击,但如果税率在50%以内,应该对整个行业的影响较小。
    按照此前各方的猜测,我国燃油税税率可能在30%到50%。一些私家车主表示,如果税率在30%左右,以目前的油价,扣除养路费等费用后,用车成本不会有较大增长,不会形成较大负担。如果税率达到50%,则会形成较大压力,一些人很可能会弃车改乘公交出行,或者改开小排量低油耗的轿车。

    但业内人士表示,燃油税的开征对客运物流行业来说,可能带来更大的经营压力。对客运行业(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和出租车)来说,开征燃油税都会造成不利影响。税率不同,承受的经营压力有较大差别。一位出租司机表示,开征燃油税后,预计每台车每年将增加支出1万多元,如果国家没有相应的补贴措施,必然产生巨大的经营压力。开征燃油税对物流业的影响也将十分巨大,一些小物流公司甚至将可能被淘汰出局。
    更重要的是,燃油税的实施,将促进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市场推广。新能源车推广的主要困难就在于价格比较高。燃油税的出台可以相应地缩小传统车辆和新能源车的购置与使用的综合成本差值。当然还有一个前提是,如果新能源车在燃油税上享受较大的优惠。

 

笔者短评:
     燃油税的实行是好事,但政策制定执行不当可能会带来大量负面因素。这里最关键的是可能引发新一轮涨价风。燃油一涨,车票要涨,运输成本增加,导致生活用品涨价,更可能招致居民的不满。“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句话实在值得听取,制定政策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在利益分配方面,如果没有改革的勇气,则永远处于无解状态。一旦征收燃油税,很多道路的收费将被取消,交通部门担忧,在收费站工作的30万职工可能面临重新择业。只要采取下岗分流,实行再就业,问题总会解决的,关键是中央政府要有决心。
  如果永远站在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利益上思考改革全局,就很难得出对全局有利的改革方案,公共政策的制订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只要能促进低耗能产业模式发展,能够促进公共财政系统的建设,就应该坚决推行。
    要把征收燃油税这一好事办好,还需要两个配套条件:首先,要取消除高速公路以外的所有其他收费公路,以及养路费、车船税等有重复之嫌的税种,以免民众会将燃油税归入“苛捐杂费”之列;其次,必须减少我国庞大的对油价高低不敏感的公车一族,或者将公车成本公之于众,形成全民监督。价格与税收是市场化激励机制的重要手段,在市场之外的特殊阶层越少,价格与税收手段的效用也就越高,我国的能源市场才能逐步向市场化方向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