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界万象综述之四·
2008,最挨骂的三位学人
——徐房价·余含泪·王幸福
■徐滇庆房价打赌:社会责任丢一边
2007年7月,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徐滇庆教授在《中国房地产报》上发表文章,做出信誓旦旦的预测——深圳的房价还会大涨,即使涨过每平米20000元都不算高,并声称,如明年7月11日深圳的房价比现在低一分钱,他将在《南方都市报》上用整版篇幅向深圳的市民道歉。
网名为“牛刀”的一位财经评论人,与徐打赌:如到2008年7月11日深圳房价没降,就由他公开道歉。在双方打赌时,深圳房价已降到每平米15745元;到了2008年5月,已跌到每平米11143元。2008年7月1日,徐滇庆发表《致深圳人民道歉信》,宣布自己以失败告终。
知识分子,除搞好自身的研究工作之外,还肩负着社会责任,那就是引导民众按照科学、民主的理念来规范社会行为。徐滇庆作为多年研究房地产业的经济学家,理应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阐明真相,为打压房地产业的暴利、抑制虚高泡沫尽上一份义务。但在私利驱使下,他竟公开上阵,替官商勾结的利益集团说话,“忽悠”老百姓为楼市虚高的暴利买单。结果弄巧成拙,自取其辱。广大草根称徐教授为“无良学者”,完全咎由自取!
■余秋雨含泪劝告:褒贬势同两重天
余秋雨一直是中国文化界备受争议的人物。在2008年,他先是留下了“孔子是战国人”的经典段子,随后又遭遇“大师门”“故居门”,引得网民议论纷纷。
汶川地震后,遇难学生家长向政府情愿,要求清查学校“豆腐渣工程”及相关贪污腐败问题。余秋雨却撰文“含泪劝灾民不要被利用”。
此文一出,顿时引来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支持者认为余秋雨语重心长,有清醒的大局观;反对者则说,余秋雨对遭受苦难的人们缺少同情心,很不厚道。痛失爱子的父母向上级政府讨说法,完全是正当,与境外势力毫不相干。因此,余先生获得“余含泪”绰号。
余秋雨在浙江慈溪市桥头镇的老宅,如今成为当地著名景点。2008年9月,余秋雨故居被慈溪市申请为文物保护单位。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有反对的,也有支持的,但大多数声音都是反对为活人搞故居。“余秋雨大师工作室”在上海挂牌成立。对此,余秋雨泰然受之,并调侃说“大师,比老师还退了一步”。批评者指出,这是“合适憨厚”的矫情。
■“做鬼观奥也幸福”:骂声如潮王兆山
汶川地震发生后,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兆山在《齐鲁晚报》6月6日发表“江城子”和“钗头凤”各一首。写道:“十三亿人共一哭,纵做鬼,也幸福。”“只盼坟前有屏幕,看奥运,同欢呼!” 此文经报刊及网络转载,瞬间传遍大江南北,激起骂声如潮。因词作者“省作协副主席”的身份,使网上“口诛笔伐”进一步升温,对“作协”的质疑也随之而起。众多评论指责王的“幸福论”,缺少基本的人文关怀,肉麻到使人恶心的程度,纯属“旧时代的垃圾”。其人亦获得“王幸福”之雅号。
有人批评说:这两首词作,挑战人伦常理,强奸鬼意、代鬼立言,既违背“以人为本”的准则,又拂逆期盼死者安息的人之常情,集可笑、可耻、可恶、可恨、可憎于一身,惹得群起而攻之。作家李钟琴以退出作协的激烈举动,来抗议王兆山“给山东作协抹黑”。针对此事,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回应:王某词作“不妥并让人遗憾”。她表示,作家应该遵从起码的社会公德,要有道德良心。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造福人民是执政者的根本目的。身为省作协家领导的王兆山,其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都是扭曲的。
(作者:谭利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