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取后30年改革的根本:教育要先行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警告过我们:教育搞不好,跟不上社会发展形势,就会拖累社会主义事业的后腿!现在看来,这句话已经很不幸变成了现实!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出现了不足,归根结底的原因在人才!我国太缺乏人才了!有人会反对我这样的说法。今年还有150万的大学生还没有就业呢?难道,这150万大学生不算是人才吗?
严格意义上讲,这150万的大学生的确不能算作是人才。如果一定要说是人才,也只能说是半成品。意思是他们有潜力成为未来的人才。但他们要真正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恐怕还需要时日!
谈这些,其实我要说的意思是指现在中国的教育体系已经僵化了。正在或者已经形成了新八股教育模式。应试教育把我们的人才开发及应有体系给抹杀了。同时也毁了上千万的人才。中国要改革,要取得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在未来的发展中,教育改革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八股应试教育中和学历培训教育中打转,靠收取大学生人头数和卖学历文凭赚钱,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庞大数量的半成品。这就很像我们的加工企业工厂一样。只知道生产,不知道社会需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转型和升级时,人才不足的窘像马上就显现出来了。
2008下半年,我们都在谈应对经济危机,都在谈产业转型和升级。除了政治体制改革缓慢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人才特别奇缺的问题。
中国企业在国外大量的搞金融衍生品交易。损失了近2000亿美元。这么多的钱为什么受损失呢?原因很简单,还是人才的问题。技不如人。这2000亿美元我们算是交学费了。如此昂贵的学费能不能少交点呢?斗不过别人就不要玩吗?仅靠拍脑袋是不行的,更不会拍出丰厚的利润来。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还建立了成人教育、自学教育、研究生教育体系及社会力量办学体系,但这些教育都在重复产生新八股教学模式。培养的是数量庞大的半成品,缺少高精尖的人才产品。教育产业化的结果违背了改革的初衷,形成了教育向钱看的培养模式。在一切以钱为指导的导向下,中国教育近10年来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步,而是倒退了。没有为国家真正培养急需的人才。时代发生了巨变,而人才培养体系确依然不动。人才与社会实践需求产生了严重脱节,这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
未来30年的辉煌,今年是起点。历史又一次的轮回。未来30年的发展与过去的30年有着本质的不同。这次经济发展的新征程是要往更深更远的方向进军。没有成体系的人才成梯队的人才作为保障,社会主义事业将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由此,教育必须要尽快实现彻底改革。一定要与时代相联系,一定要与社会发展趋势想融合,一定要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性教育、理论性教育、实践性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要真正担负起国家强大的后发展动力的动力机制形成之源,真正实现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创新型国家发展模式的国家战略。唯有如此,教育才能实现现代化,才能服务现代化,才能真正实现改革开发的全面深化,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之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