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十六)
(《诗经美学》选 高乾源)
十六、《风雨》中的动植物: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风雨潇潇(音休),鸡鸣胶胶(音纠)。”
“风雨如晦(古音喜),鸡鸣不已。”
20.鸡
北京大学林庚教授认为三段中只有第三段最为传神,前两段想写出心中的意思而不能或者诗人自己也不明白,只有第三段完成了诗人的心愿。他独好“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一句。
其实,风雨三句,皆风雨中一景,雨亦有三态,凄凄的雨是雨含着寒意而下。潇潇的雨是雨如雨帘般细碎急骤。如晦的雨是阴晴不定、雨夹杂尘土、昏暗不明。谁能取其高低?只能怪我们体物不周而已。一日一时之中,雨有三变。
鸡鸣又有三态。三态又各有情性,各有比兴。“鸡鸣不已”是躁急难安,或者君子来矣。“鸡鸣胶胶”是绸缪相待,心中诚切。“鸡鸣喈喈”这是翘首唧唧,说的是等待。又在风雨的一天之中,人的情感从急切地等待变化绸缪地相思,由相思变化为相见时喜悦。此诗因各尽物性,物性又与心性相触,故妙。喈喈(Jie)、胶胶:鸡鸣声.瘳(Chou):病愈.
中国人对待动物不以宠物态度,而以心灵感受交互问答的心态。动物中(故且称为动物)唯龙神全,以其非凡灵性补人性之不全,尤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之性,并以“飞龙在天”,“群龙无首”境界和思维力,成为了我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
昨日网上有袁某大言不惭,提议改熊猫为当代中国的标志。熊猫虽国贵为国宝又只是“宠”物。
老子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被人恩宠是下等的。因为恩宠不是由自我可以决定的,得到它的时候就惊喜若狂。失去它的时候就会心惊肉跳,这就是所谓得宠就象是受辱总让人惊心不已的。《序卦传》说:“以喜随人者必有事。”。
儒家创始人孔子说:“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想的是匡正世事,让人得到本来正义。小人“怀惠”,是希望用小恩小惠影响人。易曰:“有孚在道”
可见沾染了“宠”字,必与我中华文化精神相背离。若以邀宠献媚还是太监一帮人,与当前某种没骨头、功利至上的文化也极为关联。我们不能因为不懂我中华文化外国人不喜欢龙,就改姓易种。说实话做个宠物不自豪,当然哗众取宠赚取点击率,就更不知值得自豪。
毛主席诗云:“雄鸡一唱天下白”,这是怎样的一种文化自信心。


诗经美学(选)性爱也温柔/野有死麕—情挑(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