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失而复得的现代人生哲学[纯文字素材]


第一课:失而复得的现代人生哲学

一、对人来说,最大或最重要的学问是关于人生的学问

世间学问有千万种,但有一种是最大或最重要的学问,它就是关于人生的学问。如果说在这千万种学问中有一种是必修课的话,那它就应该是人生哲学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有缘在这里相遇,就是要交流、学习和探讨对于我们人来说最大或最重要的一门学问——人生哲学;因为我们生活在现代,更因为这门人生哲学其自身的不同于“古典”的“空想”的“现代”的“科学”的性质,因此,我们把这种人生哲学称之为现代人生哲学。我认为,它应该是我们每个人人生中的必修课,虽然它现在只是我们的一门选修课。

那么,现代人生哲学究竟是怎样一门课呢?

现代人生哲学是:

青年人人生航线上永不迷航的灯塔

无宗教信仰者不可或缺的——“圣经

真正地建成了被上帝毁掉的巴别塔

第一次彻底地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

(插讲义图片《封面3》简要说明之)

对人生,对我们的现代人生哲学感兴趣的同学,就听我慢慢道来吧……

二、一步一泣血的现代人生哲学

人生哲学,古已有之,但现代人生哲学——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的现代人生哲学,我认为,始于我们。我们的现代人生哲学,经历了一个历时近30年的艰难的发生发展成熟完善的“取经”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字字血、声声泪来表达,它是老师以自己“毁掉了的青春”为代价换来的。

1,时代在呼唤:《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

1980年,《中国青年》第5期刊发了署名“潘晓”的文章,此文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关于人生观的大讨论……这个问题深深地吸引了青春年少的老师,我认为这是时代对自己的神圣召唤,于是,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在理论上解决人生问题——给“盼晓”送去“朱日”(我的解读和回答)。此时,我正在吉林省梅河口第五中学读高中,本来我们全是学理科的,但这年暑假后学校要办一个文科班,于是,我毅然选择了文科班。记得,在第一堂语文课上,恩师丛树人让我们每个人写一篇作文他看看,我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不到一节课时间第一个完成《弃理从文有感》作文,大书自己对人生的看法。此文,让我深得丛老师的厚爱……

2,我的大学与《人的宣言》

1981年9月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在入学不久的一节哲学原理课堂上,我偶来灵感,于是奋笔疾书,待到下课时,已写了7页稿纸,题目叫《论自私及提倡一种自私的意义》。这篇文章,就是现代人生哲学的雏形和源头。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我被自己的灵感和激情惊呆了,俨然发现了一座金矿,仿佛一夜之间自己由一个普通人变成了天才。于是,我就以蔑视一切的天才自居,在各种场合大谈特谈自己的理论,并不断地修改完善它,光题目就改过好几次,如曾用过《一天等于二十年》、《认识你自己》、《人要认识你自己》等标题,并不断地给《哲学研究》等重要刊物投稿。偶然在宿舍的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说中,好像是好友高喜春同学提醒我,我这样的论文应该叫《人的宣言》。我恍然大悟——好,只有《人的宣言》才配当我的论文的标题!后来,又加上副标题《人,要认识你自己》。我几乎彻底疯狂了。……一次次得失败和羞辱,并不能动摇我,愈挫愈奋,我坚信自己的理论是科学的。大学四年,我在理论的激情和大多数同学的冷嘲热讽以及系领导的耐心“挽救”和“帮助”还有深深的孤独和无限的悲凉中度过。值得一提并深深感激的是,除了好友高喜春、唐远明同学和蓝宇蕴、贾莉女同学之外,还有一群崇拜并几乎每天追逐着我游戏玩乐的长春的十几岁的小朋友王银辉、刘艳红等给我带来了欢乐并驱逐了我的无尽的孤独。(展示与小朋友的照片)

我的大学毕业论文题目就叫《人的宣言——人,要认识你自己》,它就是我们现在的现代人生哲学的前身。1985年《齐鲁学刊》第3期,发表了我的处女作《关于认识发展阶段的思考》。此文是《人的宣言》十二部分之一的第四部分。这是吉林大学哲学系历史上本科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第一次。这是对我理论能力的肯定,其对我的鼓舞是可想而知的……

3,燃烧的激情与折翅的青春

1985年毕业分配到山东矿业学院济南分院马列教研室当哲学教师。风华正茂,满腔热血,梦想着一鸣惊人,未曾想,灾难连连,一落千丈。

简单说,1985-1986年在我们学校和济南山东艺术学院共做过四次名为《人的宣言》的学术报告,引起“轰动”。1986年5月,最后一次在我校宣传部长坚决反对并亲手撕下海报的情况下不顾一切后果地大义凛然地在一个大礼堂做的。(不能不说一点私心:当时倾慕一个“女神”LQJ同学,为了她,我也不能当缩头乌龟。那晚,诺大的礼堂座无虚席,走道都站满了人,她正坐在大厅的正中央,眼睛一动不动地望着我,我挥动着右臂指着她说的第一句话是:今天的讲座是为你而做的!后紧接着又挥手对全场听众:是为你们而做的!)讲演十分成功!可后果是我被以“自由化”为名“退回”吉林大学……

一个桀骜不驯的洪水猛兽就这样诞生了。回吉林大学的当晚,吉大的好朋友田松、王晓华等活跃人士就给我安排了《人的宣言》的公开报告会,但由于吉大校方的恐吓而放弃,改为地下,在一个教室中给二三十人的朋友圈作专门的演讲。——无比地感谢这些朋友们!在我遭遇挫折,信心备受打击的关键时刻,是他们出其不意地为我鼓足了勇气。——英雄的壮举中,哪能缺乏朋友的鼓舞呢!

吉林大学对我不薄。吉林大学是我的母校。

回母校又重新分配回济南教育厅。几经周折,拖了很长时间,我找厅长告状,后被“欺骗”回老家“青岛”;青岛教育局不给分配,我告他们,给我一纸派遣书“回胶县”我的老家,理由是“胶县也是青岛”。没理可讲,回胶县吧。这已经是1986年的8月份了……

回到胶县到教育局报道。我成了洪水猛兽、神经病。等了两个多月,最后还是找亲戚“走后门”,10月份才把我分配到胶县第一农业技术中学(今职业中专)图书室做图书管理员。图书室里,有两个爱护我和保护我的我十分尊重的老人陈众孚老师和李治芳老师(后来听说,李老师被安排负责暗地里监控我,但李老师一直为我抱不平,斥责教育局某些人对我的不公)。此刻,我没有放弃理论研究,也没有放弃奋争。

天有不测风云!——连个小小的胶县县城也容不下我。1987年暑假之前,教育局一纸调令:去西祝村乡中心中学报到。三个月内不报到,就是自动离职。“西祝村”,那是离生养我的村庄李旺屯仅有三五里之遥的乡政府所在地啊!——什么叫欲哭无泪?!……

4,“毁掉了的人生”

至此,可以说我的人生被彻底地“毁掉了”。

1987年暑假中,我来到了西祝村中心中学报到。……我的陋室房门贴着这样一幅对联:酸甜苦辣尝尽,世事人情难察;几根竹棍为桩用一根绳子圈起的“院子”和两根水泥柱做成的“大门”两侧写的对联是:无门之门迎天下客,以绳为墙挡八面风,横批:魂兮归来。什么叫做“虎落平阳遭犬欺,落时的凤凰不如鸡?”……我到哪儿哭去?!虽然,但,愈挫愈奋,青云之志未改!

5,功夫不负苦心人,时来运转遇救星

1995年,我的救星出现了,他就是我的导师王南湜教授。在王老师无微不至的帮助下,1996年顺利地考入南开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这里还需要说一句,与此几乎同时,山东大学何中华教授也向我伸出了援手)——只能说,我出头的运气到了。

读研究生期间,我心无旁骛,只一个念头,尽快地完善自己理论,让现代人生哲学快快地成熟起来,把这块压了我十多年的“心病”放下……

1999年研究生毕业,费尽周折,在老师们的帮助下,终于幸运地留校——我当时在学校人事处面试的几个老师面前伤感地落泪了。我深深地知道,只有留校,我的现代人生哲学才能够最终出世,也才能最终了却我的一腔青春热血。

6,现代人生哲学走向试验场接受实践的检验

2000年第一学期——2006年底,南开大学为现代人生哲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跑马场”。现代人生哲学正式接受实践的检验。——奇迹再一次出现:在我讲授现代人生哲学的7年间,我们学校没有一个学生“跳楼”自杀的。

感谢南开!

感谢天大!

感谢泰达学院!

感谢7年来选修现代人生哲学的近4000名同学!

《现代人生哲学》公选课纪事:

2000第一学期,南开大学首次开课:一个班,30人。

2001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南开大学:一个班,50人。

2002第一学期——2004第二学期,南开大学:两个班,每个班50人。

2005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南开大学:两个班,每个班90人。

2005第一学期,天津大学首次开课:一个班,150人;第二学期,200人。

2006第一学期——第二学期,南开大学:两个班,每个班200人。

2006第一学期,泰达学院首次开课:一个班,200人;第二学期,200人。

2006第一学期,天津大学:一个班,200人;第二学期,220人。

(图片展示《人的宣言——人,要认识你自己》的各种讲义版本:1、2、3、4)

7,“八十一难”——现代人生哲学被学校停课

2006年12月期末考试之前,系领导找我谈话,说我的课同学反映有问题,教务处有老师去秘密地听过,说我像是在“传教”,等等,不适合继续开了,再是马上教育部要进行本科评估了,怕我的课给学校惹麻烦,故学校决定暂停我的课。且告诫我,这个事情不能对学生说,也不能对外公开,否则,……我不服,抗争,再抗争,但无济于事。无奈,我也讲了“最后一课”:《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我知道,这是现代人生哲学路上的最后一劫,是九九八十一难中的最后一难。小不忍则乱大谋。我忍了!——请大家欣赏短文《真经在路上》:

真经在路上

少年时代对唐僧取经之艰难过程不理解,每每责怪悟空:何不将师父背上西天?一个筋斗云而已!

时光荏苒,不觉日子过午。回头来想一想少年时的无知,亦觉可爱。可爱归可爱,但毕竟不是真理。于是,将几十年生活的经验带进西游的故事里,生发出些许杂想。

私以为,所谓唐僧取经之“经”者,乃经过也、经历也;记载下来,则为经书也。佛经、圣经、古兰经、道德经、儒经,抑或马克思主义等等,实不外先圣经历之文字符号之录也。而对于如何取此“经”,则有法门或方法之不同:如吾之少年之直接性幻想算一种,如唐僧之经千难万险之又一种,还有时下之皓首穷经者又一种,不一而足。今天想来,唐僧和悟空并未笨到想不出“直上西天”取经之捷径的,少年人的狂想于事无补。又,由于“唐僧”们今已取回“真经”,故时人觉得“真经”必在“经书”里,于是,千百万聪明的大脑一齐奔向图书馆,以唐僧取经之信念来寻找“真经”。岂不知,“真经”在这里早已变成了抽象的、僵硬的教条。故,我们难见有取到“真经”得道成佛成仙者。于是,似乎只有一条路——唐僧去西天所走之路,一条充满了苦难、荆棘、鬼魔之路——可走。如此看来,捷径原来是曲径,而曲径却不失为一条捷径。

《西游记》故事里为何非得让唐僧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才让他取得真经?今天看来决非是吴承恩老先生为编故事而故意折腾唐僧师徒,也并非为通过此故事来显示自己的才华,它实乃向人们昭示“真经”之取得非一日一时之功,更非心猿意马之徒可唾手之果。非经过八十一难(缺一难也不行!),任何人也休想取得真经。

莫怪时不济也,莫嫌人不助也。其大道行,莫说是人——沙僧,就连非人——猴、猪、马,神——菩萨、如来,也会慷慨相助的。

黑格尔老先生在《精神现象学》里说过的话多已记不清,但唯有这句话时时提醒自己:“必须忍耐这条道路的辽远,因为每个环节都是必要的;这是说,必须在每个环节那里都作逗留,因为每个环节自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形态。”人生如时间之一维,容不得自己试错的,须走好每一步。而若真正走着自己踏实的步子,认认真真地生活着,就会明白什么是“纸上得来”,什么是“心中悟出”的真味,也就会明白从哪里才能取到“真经”。

(播放朗读的视频)

——你“必须忍耐这条道路的辽远,因为每个环节都是必要的;这是说,必须在每个环节那里都作逗留,因为每个环节自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形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

8,彩云飘来——《人的宣言》奇迹般地正式出版

某一天,上帝说:要成,事就这样成了。

我曾三次申请我们学校的出版资助,皆无果而终。

2004年底,当代中国出版社与我签订了《现代人生哲学》的出版协议。因故,未果。

2006年,武汉出版社欲出版该书,结果由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吴根友教授的《审读报告》而断送。我气愤地写了一篇反驳文章在《学术批评网》上发表了。此事给我导师带来了不愉快和羞辱,同时也连累了武汉的编辑……

2007年7月,现代人生哲学在被停课半年之后,《人的宣言》居然以我不敢想象的最优的方式奇迹般地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联合正式出版了;责任编辑:赵彩云!——我只能说,这是奇迹!(展示《人的宣言》正式出版的封面图片、出版协议)

诗一首:彩云与天

一朵彩云,

挟着扑鼻的芬芳,

不经意地——

翩然而至。

 

她来得恰逢其时!

 

她说:要有天。

于是,就有了天。

 

若无彩云,

天——

仅为虚空;

天——

由彩云织就。

 

彩云就是天的上帝!

 

一朵彩云,

挟着扑鼻的芬芳,

不经意地——

翩然而至。

 

不知——

彩云是天,

还是——

天是彩云?

(2007,6,5)

9,现代人生哲学公选课失而复得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人生最大的喜事幸事与快事是失而复得》。2006,12月底——2009年2月,整整两年!在这两年里,奇迹再一次出现:……这个奇迹带有某种悲剧色彩,我——我就不便多说了。

2008年第二学期,在我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学校终于有条件地同意恢复我的现代人生哲学课了!否则,我们是不可能有缘分坐在这间辉煌的教室里探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人生哲学问题的啊!

(因此,我要求所有选课的同学配合我,严格按学校的要求讲授和学习。具体方式我们此后共同讨论决定。)

——感谢南开大学,你无愧于一所名牌大学的称号!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享受这份失而复得的幸福和快乐吧!

 

三、我有一个梦想

(【后记】我有一个梦想)

我有一个梦想:让现代人生哲学成为所有人生命中的“必修课”。

……

曹雪芹写《红楼梦》,可谓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后还是留下了未完成的作品。从1981年入吉林大学哲学系学习就开始写“人的宣言——人,要认识你自己”的人生哲学论文算起,至今也有20多个年头了。20多年来,我每完成一稿,就兴奋不已,说:“这一稿是最完善的!”

直到今天,我才彻底明白:我的人生哲学论文是永远也写不完的。借用后现代的说法是:刚开始时是我在写它,后来我越来越感到,是它在写我。我之于它,我常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正像“米洛的维纳斯”没有双臂也可以见人且并不有损于她的美一样,以《人的宣言》为名的“现代人生哲学”也没有理由孤独下去。笔者坚信:古今中外所有的思想家都将在我们这个时代里复活;笔者更希望:古今中外所有真正的思想家都能够复活在我们的现代人生哲学里。

生命在于交流、在于对话、在于批评。“现代人生哲学”渴望着在交流、对话和批评中走向真实的生命。

 

——我的人生哲学啊,你还我一个香甜的睡眠!

(1981-2007)

四、【自序】建起理论巴别塔,欲与天公试比高

射手座,O型血,忍辱负重老黄牛。造化天注定。

先天体弱后天磨砺,单双杠上,自由翻飞,强我少年志;天生聪颖后天勤勉,文理科中,无所不能,壮我少年胆。

青年得志蒙吉林大学垂青,壮年得意受南开大学厚爱。远接希腊先秦之地气,近得南北东西之灵明。多饮圣哲之甘露,常餐贤达之落英。字字血,声声泪,廿年有余,育成千年不老树,遍结万年长生果。无偿献众生。

 

引吭高歌歌一曲,《真经在路上》;[1]

三字写就“诗”一首,《人的诞生》传世;[2]

妙手诊“人脑病毒”,“思想杀毒软件”出炉;[3]

弹指四两拨千斤,破解“轴心时代”之谜;[4]

慧眼识“浑沌开窍”,复活“中国原罪”;[5]

轻吟“命名即创造”,为上帝“创世”正名;[6]

烧透“汉语言”之“砖”,揭秘“巴别塔”天机;[7]

巍巍乎“现代人生哲学”,彻底解开“斯芬克斯之谜”。[8]

听——

“夭折”一吼惊天地,“复活”一曲动寒川!

——空前绝后《人的宣言》!

 

昔落魄于齐鲁,不曾坠青云之志;今蒙恩于津门,却要为五斗米折腰。处江湖之远不弃于民,居庙堂之高不役于君。上无愧于天,下无悔于地,中无欠于人。躬身为老父洗脚,曲膝为小儿捶腰。夜夜星月伴我眠。

遥想鲁子当年,笑傲历山脚下,追捧者奉我为“尼采再世”、“精神太阳”;直惹得弄权者以“自由化”为名令我“写出检查”,更以“退回吉大”相要。区区弄权者如我何?徒增笑耳已也!直面惨淡人生,义无反顾。纵“历尽万般红尘劫”,却,只等闲,谈笑风生“犹若凉风轻拂面”。

看鲁子今朝,虽苟且于浊世伪学之间,痛不欲生;然每闻南开学子发“先朱子者,朱子不遗;后朱子者,不遗朱子”[9]之肺腑,亦觉欣慰。长太息“看花莫问无根苦”,[10]但求得,“百二秦关终属楚”。[11]

而今终——

 

建起理论巴别塔,欲与天公试比高!

————————————————————

2008,12,3



[1] 1996年11月30日《中国矿业报》。

[2] 此“诗”已载入与杨艾祥合著的《走火入魔的英语》(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和拙文《从未拥有,谈何失去?》(《中国青年》2004年第18期)。详见本书第五章第2节。

[3] 见本书第一章第2节。

[4] 见本书第九章第2节。

[5] 见本书第九章第3节。

[6] 《试解命题:“命名即创造”》,见《中州学刊》2003年第2期。详见本书第九章第1节。

[7] 见本书《序曲》。

[8] 见本书第九章第4节。

[9] 语出2002年第二学期选修《现代人生哲学》课的赵鑫同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0级)所写的评论。

[10] 山东胶州诗人周昉《瓶花》一诗:“一束奇葩插玉瓶,千娇百媚正娉婷。看花莫问无根苦,道破真情不忍听。”

[11] 蒲松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苦心人,天不负,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