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回眸08中国教育事件之最


 深情回眸08中国教育事件之最

  徐 俊

  1、最兴奋的:全国范围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

  新闻背景

  继农村小学初中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之后,国务院又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教育部部长周济8月23日提出,要努力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工作,保障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将惠及全国2·59万所城市中小学的2821万学生,分别占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学生总数的7%和17%。每位学生每年可免交190元至350元不等的费用。

  我的感言

  国务院颁布政策法令,在全国范围内,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最大的最实在的民心工程。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过去,我不止一次亲眼看到很多农村的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辍学。我曾经想,要是在今天,靠我那连吃饭都成问题的父母把我送上大学,恐怕是天方夜谭了。然而,今天,仅仅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农民和工人,不在少数。而孩子的教育开支,几乎要花掉他们的收入的大部和绝大部。

  2、最感动的:汶川地震舍己救人的教师群像

 新闻背景

  5月26日,教育部党组作出决定,在全国教育系统开展向抗震救灾英雄教师学习的活动。谭千秋、苟晓超、向倩、袁文婷------许许多多的普通的老师,为了抢救学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我的感言

  他们是一群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老师,生前,他们可能卑微过,可能抱怨过,但是,关键的时刻,他们挺身而出,不忘自己的职责所系。如果没有这场浩劫,我们也许根本就不会知道他们的名字,我们也许会长久的忽略他们。而他们,正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告诉我们,这就是中国的最卑微的人民教师,大爱无言,大言稀声!

  3、最温馨的:温总理诚邀中小学教师做客中南海

  http://static4.photo.sina.com.cn/bmiddle/4fb4fd1dg5eb7fd8d09b3

  新闻背景:

  9月9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8位来自基层的中小学教师,参观中南海,并进行座谈。座谈会前,温家宝和8位教师一起参观了西花厅,参观了周恩来总理生前的办公室、卧室、书房、会见厅等处。座谈会后,温家宝请教师们一起吃了简单的工作午餐,一边吃,一边亲切交谈。饭后,他走到会议室外,在台阶前和教师们一一握手告别,目送大家乘车远去。

  我的感言:

  让全国人民欣慰的看到,这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民爱民形象。尤其是今年汶川大地震时期,温总理首先来到灾区现场,指挥若定,亲自来到灾民中间,嘘寒问暖,感人至深。有这样的好总理,真乃国家幸甚民族幸甚。尽管我们的国家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尽心了尽力了。再说,做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大国的总理不容易啊!但不管怎么说,在温总理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周总理的身影!

  4、最哭笑不得的:研究生应聘卖猪肉是企业噱头?

  新闻背景:

  12月5日,华南理工大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小黄带上就业协议书,早早来到位于广州维多利广场30楼的广东天地食品集团。集团会议室大屏幕上打出“广东天地食品集团和研究生签订三方协议现场”字样。底下的学生大多面带微笑,在严竣的就业形势下,他们把自己以十万年薪“卖”了出去。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千名研究生应聘卖猪肉”事件终于画上了句号。签约的33名学生中,来自中山大学的12人,华南理工大学9人,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各3人,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及中国矿业大学各1人。

  我的感言:

  研究生竞聘卖猪肉,究竟讽刺了谁?是中国的人才过剩了吗,还是企业为了“广告”效应而打出的噱头?我要说,卖猪肉不需要研究生学历,只需要小学生学历就可以胜任,除非这个研究生学历是水货。

  5、最热议的:教育部冬季长跑令引发广泛议论

 新闻背景: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的工作目标,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在2007年成功举办“阳光体育与奥运同行冬季长跑活动”的基础上,决定在2008年10月26日至2009年4月30日举办以“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为主题的冬季长跑活动。

  我的感言:

  冬季长跑,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我担心不会坚持,可能在活动之初各地搞个仪式什么的,会是轰轰烈烈的一阵子,到后来,就会不了而了之。现在的很多孩子,一方面营养过剩,一方面体质过差。升国旗仪式上,有些同学站久了,便昏倒了;还有一些同学,动不动就感冒。因此,这个活动很有必要。但是,怎么把好事做好,里面的学问大着呢!怎样才能把这件好事不流入形式,决不是发个文件就可以了的。

  6、最痛心的:大学生课堂上砍死教授

 新闻背景:

  10月28日傍晚,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端升楼的201教室,6点45分将开始的最后一节课是程春明老师的《比较法总论》。6点40分左右,不大的教室内,30多名学生已然就坐。就在这个时候,一名男学生持菜刀进入教室,不由分说,便向程老师冲去,手中的菜刀直接从老师的脖颈砍入,不治身亡。嫌犯自称,弑师是因程春明曾与其女友交往,警方正在调查作案动机。

  我的感言:

  大学身杀人,而且是政法大学生杀人,杀的对象还是老师。不管杀人者的动机如何,也不管事件是个案,但其中折射出来的问题值得国人深思。学法律的法制意识淡薄,戕害别人的生命其实也在戕害自己的生命,难道大学几年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是这样的大学生吗?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究竟缺什么!

  7、最丑陋的:甘肃天水高考替考案发

  新闻背景:

  2008年6月7日,甘肃天水市麦积、秦州两区查出来自山东高考替考学生18人,其中14人当场查出,4人迫于严查弃考。7月3日获悉,舞弊案替考考生升至31人。4日,天水市政府通报替考案处理情况,31名公务人员、3名基层派出所协管人员遭查处。

  我的感言:

  尽管每年的高考中不同程度的出了几件舞弊案,但我要说,在诚信堪忧的今天,高考仍然不失为一件最公正最公平的考试。要想杜绝考试作弊,不但但是在高考时候抓,而是从学生的每一次考试就要抓。事实上,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不诚信的考试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与老师与学校分不开的。据我所知,一些地方的学校,特别是统考,为了使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学校取得好名次,学校和老师还鼓励学生去作弊。平时学生作弊没有得到惩治,到了高考还能管制自己?

  8、最关注的:大学迎来了校长换届高峰

  新闻背景:

  8月1日,52岁的杨卫接替60岁的潘云鹤出任浙大校长。浙大是今年以来第10所更换了校长的教育部直属高校,近三年来为中国高校领导换届高峰,海外留学和官员背景成为新任校长的普遍特征。

  我的感言:

  在国人的印象中,中国的校长身上,“官员”色彩最浓。而办好一个学校,尤其是办好大学,需要的不是“官员”校长,而是“教育家”的校长。许是目前中国的许多大学暴露出来的教育问题,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希望通过校长换届,办出人民满意的大学。我们拭目以待!

  9、最无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寒冬期

 新闻背景:

  11月16日,成都冬季特大型人才招聘会暨高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落下帷幕。参加招聘的324家单位总计提供6226个岗位,入场大学生约6万人,现场签约200余人,达成意向3048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招聘单位减少27.2%,提供岗位减少39.95%。开展前,62家单位临时退展,取消岗位数1620个,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今年也取消了组团招聘。

  我的感言:

  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今年始;把大学生就业难归结于全球经济危机更是混淆视听。尽管这一扑面而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导致了用人岗位的紧缩,但这根本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问题的核心是,我们的大学教育质量普遍下滑,我们的大学生的管理普遍松弛,我们的大学生的道德思想教育严重缺失,真正能够接受用人单位挑战的大学生并不多。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10、最尴尬的:多地中小学教师集体罢课抗议待遇偏低

  新闻背景:

  近期,国内多个省份的公办教师纷纷展开罢课活动,以抗议自身待遇偏低,仅网络媒体报道的就有广东、湖南、湖北、四川、重庆、辽宁、甘肃等地,据初步统计,参加罢课的中小学教师,至少在三万人以上,罢课的天数一至三天不等,有关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正在出面平息,事态已经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