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有一种感觉:心与大脑的反应是不一致的。为什么呢?
今天,一个下意识的反应,引发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索,到后来慢慢意识到这是一个‘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问题。
一个例子:在公园里,有两个青年与另一青年打架,两人把另一人打的很重,围观的人有很多。如果你也是围观的人之一,那么,您的思维会是如何的呢?
多数人的第一感觉:打人不好,尤其是把另一人打的很重的情况下,应该制止,或许这些就是第一反应(心的直觉反应,感性思维),但是然后呢?如果制止,被他们打(有可能)等等后果,怎么办?经过大脑反思,考虑利弊,做出决定(理性思维),
但是大脑思索,考虑利弊,做出决定的过程与答案,是什么赋予的呢?确切的说是‘人文’,是现实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的结果
如果事情在无人制止中结束后,是否有人会想:世风日下,如何如何----找寻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找寻心与大脑的平衡
心与大脑不能协同么?如果能够协同,那么完成协同的基础是什么?是人文与心的相合吗?
所以,有很多东西,不是不能改变,而是我们的社会缺失了导向
爱情,是很美妙的,但是我们往往很理性,很有头脑,而舍弃了心,所以:人们只有感叹,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