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重在培养和谐的人,而不是培养有用的工具!"10月18日,南京大学教授董健在广州"公众论坛"演讲时指出,中国现代教育要重振启蒙精神,招回大学之魂。(《羊城晚报》10月19日)
大学精神是什么?正如董教授所说,大学之"大",内涵应该是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培养人完善人,不断提升人格和道德;独立于政治权力之外,追求学术真理。原北大校长蔡元培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它种目的的人去应用。"可以说,董健教授和蔡元培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正确阐明了大学精神之所在。
因此,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核心在于大学精神重构。是在维持现有总的架构的基础上,按高等教育的规律办事,赋予大学和学术相应的自主权力,使得大学这个象牙塔名副其实,最终实现从教育部门办学向教育部门督学的根本转变。甚至可以这样说,什么时候教育部门不办大学了,我们的高等教育就向成熟和理性迈进了第一步。这既需要勇气,也需要决心。(徐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