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一种商业冒险的诞生


期货交易:一种商业冒险的诞生


       期货市场最早萌芽于欧洲,期货市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年,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出现过中央交易场所,从事大宗易货交易,有些交易还带有期货交易的性质。当时的罗马议会大厦广场、雅典的大交易市场就是这样的中心交易场所。
 

       到了12世纪,这种交易方式在英、法等国得到长足的发展,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化程度也大大提高。1251年,英国大宪章正式允许外国商人到英国参加季节性的交易会,后来,在贸易中出现了对在途货物提前签署文件,列明商品品种、数量、价格,预交保证金购买,以及买卖合同文件的现象。
 

       1571年,英国创建了世界第一家集中的商品市场—伦敦皇家交易所,几乎在同时,日本人在大阪也开设了自己的商品交易市场,之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先后建立了第一家谷物交易所和交易郁金香的期权市场;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建立了咖啡交易所。1726年,法国巴黎也设立了自己的商品交易所。
 

       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始于芝加哥。1848年被学术界看成是现代期货业的元年,这一年芝加哥的82位商人发起组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从此期货交易才算迈入有组织的时代。事实上,最初创建期货市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农民和商人的需要。当初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并非是一个市场,只是一家为促进芝加哥工、商业发展而自然形成的商会组织。直到185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才引进远期合同,盖因当时的粮食运输很不可靠,轮船航班也不定期,从美国东部和欧洲传来的供求信息,很长时间才能传到芝加哥,粮食价格波动相当大。在这种情况下,农场主可以利用远期合同保护他们的利益,避免运粮到芝加哥时因价格下跌或需求不足等原因造成损失。同时,加工商和出口商也可以利用远期合同,减少因各种原因而引起的加工费用上涨的风险,保护他们自身的利益。可见,期货交易所最初和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一个现货价格风险转移的场所。
 

       期货交易是从现货交易中远期市场发展而来的,并采用远期合约方式进行交易。由于远期交易方式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商品品质、等级、价格、交货时间、交货地点等等都是根据双方具体情况达成的,当双方情况或者市场条件发生比较大的变化,需要转让已签署的合约就非常不方便。另外,远期合约最终能否履约主要看交易双方的信誉,而每一个交易者都要对对方的信誉进行调查,交易成本太高,风险也太大。因此,远期合约交易很快被淘汰。
 

       1865年,CBOT推出了标准化合约,并实行保证金制度,向签约双方收取不超过合约价值10%的保证金作为履约保证,这些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制度创新,它标志着真正意义上期货交易的诞生。而投机者很快对这种合约产生了兴趣,他们发现,单纯交易合约比交易谷物本身更有吸引力。于是,期货投机者也逐渐参与到标准合约的买卖当中,使期货交易日趋活跃。
 

       商品期货交易的特点:第一,以小博大。只需交纳 2%-10% 的履约保证金就可控制100%的虚拟资金。第二,交易便利。由于期货合约中主要因素如商品质量、交货地点等都已标准化,合约的互换性和流通性较高。第三,信息公开,交易效率高。期货交易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使交易者在平等的条件下公平竞争。同时,期货交易有固定的场所、程序和规则,运作高效。第四,期货交易可以双向操作,简便、灵活。交纳保证金后即可买进或卖出期货合约,且只需用少数几个指令在数秒或数分钟内即可达成交易。当行情处于有利价位时再以相反的方向平仓或补仓出场。第五,合约的履约有保证。期货交易达成后,须通过结算部门结算、确认,无须担心交易的履约问题。
 

       金融期货后来居上。自1848年以来,现代期货交易已经诞生157年,期货交易的品种始于早期的农产品,紧接着,期货交易的对象不断扩大,种类日益繁多。现代期货交易既有传统的农产品的期货,如谷物、棉花、小麦、黄豆、糖、活牛、木材等等期货;也有金属期货,如黄金、白银、铂、铜、铝等期货,还有方兴未艾的能源期货,如原油、汽油等。20世纪70年代崛起的金融期货则后来居上;如外汇、利率、股票指数等期货。金融期货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问世以来,发展十分迅速,交易量呈“爆炸性”上升之势。在美国期货市场上,目前主要的外汇期货包括欧元期货、英镑期货、日元期货、加元期货等。利率期货包括美国政府长期、中期和短期国债期货等。股票指数期货有标准普尔500股价指数(S&P500)期货、道琼斯指数期货、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期货等。近十年来,金融期货交易量远远超过商品期货,占全部总成交量的80%以上。在欧洲,随着欧元区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金融期货交易量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增长。


       中国期货起步晚后劲足。1918年夏天,北平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它标志着我国有了第一家交易所。1920年7月,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正式成立,由于后者经营业绩良好。很快,就形成了各地办交易所的热潮,到1921年10月,仅上海就设立了140家交易所,交易所畸形发展,最后导致发生“民十信交风潮”(民十指民国十年,即1921年),95%以上的交易所倒闭。新中国的期货交易始于1990年10月12日成立的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目前,中国有上海、大连和郑州三家期货交易所。交易铜、铝、大豆、小麦、棉花等十多个期货品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取得了对铜铝和大豆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2004年,中国期货成交金额已经达到14.7万亿元,以35%的速度增长。可以预见,随着金融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的上市,中国期货将取得更快的发展。
 

       期货交易:指在期货交易所内买卖某种期货合约的交易活动,详言之,就是交易双方在期货交易所通过买卖期货合约条款的规定,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和地点,以某一特定价格买卖某一特定数量和质量的商品的交易活动。期货交易的最终目的不是转移商品的所有权,而是规避现货价格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