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仕战略 磁控管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磁控管 在1998年初格兰仕总裁梁昭贤与·粤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孔繁乐秘密签订协议 开始研发磁控管项目。到2000年底,格兰仕磁控管项目正式启动项目。当时此项目还不为外人所知,磁控管公司也被称之为新元器件二车间。由张文亮担任车间主任 协调车间所有事务。 在国内格兰仕微波炉市场可算是数一数二的,但微波炉核心技术磁控管制造却不在自己手上,每年消耗的磁控管都的由四物家公司提供,包括松下、三洋、东芝、三星公司。对于购买价格 松下公司更是居高不下。在市场竞争日趋以价格战为核心战的现在 不拿下磁控管的制 造格兰仕就难以在微波炉行业站稳霸主之位。加上2001-2004年格兰仕正在扩张国内市场,主要以二级三级市场为目标,降低成本更是迫在眉急。磁控管成否 直接影响到格兰仕的顺速扩张。(2004年格兰仕中山基地的扩张) 张文亮个子不算高,但是个难以亲近的人,做事雷力风行。磁控管国内来说还没有那家企业可以做,格兰仕总裁梁庆德能把这个位置让张来做,可见梁对张的信任。当然后来事情结果证明德叔的眼观是对的。自此由粤港工程公司出技术,格兰仕出人的项目正式进入开发阶段。

    粤港工程公司聘请了中国老一辈的退休技术专家。主要·是中科院电子十二所的老一批科研人员,其中包括电子十二研究所原所长张··在强大的技术支持下科研工作进展顺速。2001年底格兰仕研究制出第一个可以发射微波的磁控管,虽然效率很低但在半小时内还是把一斤碎牛肉给考烤熟了,全车间的人为此兴奋不以。三星公司当年磁控管项目启动5年才研制成功,松下花了3年,格兰仕花了1年。中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在原材料上,国内当时是没法供应。无氧铜,钍钨阴极,高压穿心电容,钛粉,臬杆,及制作磁控管所需的设备。关键工序如高频焊接,和高分子抽真空机是由韩国进口的,新丰公司承担设备制造过程,但是主要的高真空冷疑器是由日本买来组装的。TDK高压穿心电容,京瓷公司的陶瓷支撑体,氢炉零件烧氢的调控。灯丝的炭化程度,组装的精度,车间环境的控制,抽真空的工艺的调控。管芯IO的调整,ID的测试,老练等,驻波系数的冷态测试,这一系列的工艺参数是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科学依据 才能调整出来的。因此在过程的艰辛是显而意见的,当时张文亮··说过一句话格兰仕是把最利害的人调到最艰难的环境。也不由的联想到说这句话的张总的性格。张文亮是个非常敬业的人,当时直接在他手下的七个人不管什么时候都要24小时开机,且随叫随到。只要有某人一次没有听张的话,那个人将面临危机,至少张要制造危机给他。这就是张的为人,人人面前,人人平等。只有最敬业的人在他的范围存活。且思想要绝对服从。张很能将个人的潜能激发出来,越单纯的人他越喜欢,因为那样更能体现他用人的手段。当然他会因此而感到不安。也会尽力去补偿他的所作所为。为表彰在研发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人员,2001年底梁昭贤在格兰仕农庄设宴庆 庆祝磁控管的研制成功。次年2002年初,磁控管的生产量由每月3000个到8000个进军。但是由于排气工序的瓶颈,需要调整工艺,由原来90分钟调到60分钟,依据当时的环境可以把工艺调到了50分钟,由于担心质量上不能完全稳定所以先不考虑管芯排气工艺。 两年的不断积累,使得格兰仕有了扩大生产的基础。2003年底由日生产8000扩展到15000。格兰仕技术部总监陈锦聪说了这么一句话。你们在技术上什么困难都碰到过,不用再找什么专家了,你们自己就是专家了。这句话对张文亮可是精神砥柱,2003年-2006年的疯狂加产,到现在日产18000个产品是不可估量的。但做为世界第一这个数还是一个非常少的数字,对张文亮来说 要生产供应全世界磁控管产量第一,是需要漫长的岁月来磨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