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调职务咋成了人生的“拐点”?
曾经担任过9年豫北重镇安阳县政府的副县长、县长、安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局长(正处级)的索好玺与县委书记的职务擦肩而过,之后便在人生观上与真正美好情感和辉煌的事业绝缘。2008年2月4日,索好玺因犯受贿罪被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赃款191万余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14日新华网转自检察日报)。
索好玺的“深刻反思”似乎告诉人们,他之所以蜕化变质,是缘于局长平调县长,如果不是因为平调,也许就不会出现这一人生“拐点”:“年龄大了,职务上到头了,不会再升迁提拔,因此无所求了,于是便放松了自己人生观的改造,迷失了正确方向和追求的目标。后来慢慢发展到大搞‘一言堂’,专横跋扈,唯我独尊,为所欲为,滑入犯罪的泥潭自己竟然还浑然不觉,反而沾沾自喜,自我感觉良好。”
那么,假如让他当上县委书记,人生价值观就不会发生变化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他只会更加疯狂地敛财,陷入更深的犯罪泥潭。
其一,早在职务变动之前,他担任县委常委、副县长、代理县长和县长期间就存在利用职务之便受收贿赂的行为,典型的一次是,1998年秋,安阳市殷都区一名房地产商刘军(化名)为征地事宜,宴请时任安阳县代理县长的索好玺。饭后,刘军把20万元现金直接送给了索好玺。只是因为平调局长后心理失衡,“抢抓机遇”的意识更强了,敛财的欲望更加迫不及待了。如果让他当上县委书记,权更大了,再提拔的可能性更小了,岂不更加肆无忌惮?
其二,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当初入党、当官为民、为公的动机,但索好玺在仕途得意后追求升迁的目的显然变了,他被任命为安阳市乡镇企业管理局局长后,将近一年的时间,几乎就没怎么去新单位上过班,正暴露他长期以来的“积极表现”,表面上是干事业,也因此而赢得了良好口碑,但骨子里却是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私利,只不过因为其巧妙的伪装蒙蔽了组织和不少群众。幸好没有将他提拔为县委书记,交给他更大的权力,否则不只会给党的事业造成更大的损失,而且还会害了他,令他陷得更深。
其三,索如玺将市场经济的“精髓”理解为“等价交换,心甘情愿”、“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的“误读”在贪官中有很大的代表性。眼下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不讲纪律不讲奉献不讲责任,心里冷漠阴暗,追逐钱权,喜好靡靡之音,少了堂堂正正,在盲目与混乱中,佛魔一念间,便作出了蠢事与坏事,最终堕落成为贪官。世界观扭曲了,从政的动机与金钱利益挂上了钩,即使让他做再大的官,又如何能够遏制和消除其贪婪的欲望呢?!相反地,私欲会进一步膨胀,谋取私利的机会更多、更便利!
因此,索如玺之流的人生“拐点”论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