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快速发展瓶颈与对策


企业的快速发展瓶颈与对策
经销商:个体户到企业化的转变
中小企业正是通过“以速度打击规模”的发展战略才赢得市场游戏,立足于这个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万丈高楼平地起是有基础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中型企业本属不易,然许多企业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可就是在胜利面前翻了跟头,这就是所谓的“三千万的槛”,也就是当企业不再是原来的企业时,但企业决策者仍按原来的决策方式在思考和指挥着,没有实现单一竞争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的转变,集中成长战略向差异化战略的转移,出问题自然是情理之中。
小企业通过对市场的敏感性,决策的快速反应,对市场的专注,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在快速发展中又会遇到各种瓶颈,尤其是人才短缺、资金短缺、管理跟不上显得尤为重要。如Z企业与X企业是同一时期进入手机经销,伴随手机市场迅速发展,这两家企业经过两年的发展,都面临人手不够局面,造成穷于应付,根本无暇做细、做扎实,客户抱怨增多,员工疲于奔波,领导对下属工作不满意,企业内充满了火药味,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摩擦不断。X企业管理者一天如梦初醒,发现企业发展到现在不是人手够,而是值得信赖的人手不够,企业所有者相对企业核心团队来言成为团队的少数者,集权式的管理越来越制约着的企业的扩大,怎么调动员工积极性,特别是主人感,保持企业民主经营管理气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那就是对核心员工入股计划,团结和凝聚了一批奋斗企业重要岗位骨干,为企业下轮的发展做好了人才准备。
为此企业急忙招聘,员工成倍增长,企业人满为患,新员工不无时间培训或匆忙上阵企业进入了粗放式经营状态,骨干人员仍忙事,新到人员两个月过后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公司执行力反而下降,人浮于事,好的人才留不住,欠款和呆帐增多,人员流动加大,经销商不满反应强烈,公司政策口径不一,承诺不兑现。
企业通过人才招聘可储备一些人才,假于时日就能培养出企业自己的人才特别注意与企业业务周期循环结合起来,业务处于淡季之时加强队伍建设,积极储备人才、培养人才,到了旺季则通过高强度的工作来锻炼出一批骨干,赛马不相马,自然选拔出一批优秀人才;再就是通过空降型使用,直接委于重任,独挡一面,但存在企业文化融合,小团体与大集体之间的磨合;虽着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企业的二次创业,一些少壮派被委于重任,而原来的创业元老如何按排及如何与少壮派关系协调将提上议事日程,否则将形成新的内耗和派系纷争直接影响企业的战斗力,纵观一下中国国有知名企业股权改革,就会知道其艰辛与危害,以股权换取权力及MBO是一个不错尝试,总之保持经营层利益取向与股东权益的一致性是关键。
企业创立初期,创投资金以小搏大,当企业进入了发展时期就会面临资金不足的挑战,企业通过现有金融系统是不可能融得资金,不妨通过再筹资或民间借贷取得一部分急需资金,并在日常经营中无论公司当前是否需要,努力争得银行信用,不再其金额 大小,而在于是否与银行建立了信用关系,随着信用的增加,其授权资金额度也在增加,这样就逐步转入以银行为主要融资渠道,巨人的陨落充分说明银行信用的重要,免得到时一分钱逼到英雄汉。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自身要有前瞻性的积极准备股份制改造,逐步准备向社会筹资,直至上市。概括其来就是企业的发展必须伴随有金融信用的扩大,实现筹资到扩大的借贷到再筹资到再借贷,循环促进发展
管理,如何调动非亲非故的员工积极性,如何保证每位员工能够步调一致,又能推陈出新,绩效管理是关键,保持活力高效的执行力,抓住中层骨干是关键,也是企业规模再上台阶的保证企业发展上规模后的再发展是建立在各部门和各分公司仍然能保留小企业昂仰的斗志,需要抓好一个积极向上的骨干队伍,通过骨干队伍实现公司整体的活力高效。加强基础管理,特别是理顺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企业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脉络。封闭的资金流和物流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不流失,监控到企业各个利润中心运营状况,应收款是否正常,是否会生呆帐或坏帐,库存是否异常,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如何,这正时企业发展以速度打击规模的关键所在;以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同时信息渠道的畅通、透明化是保证。特别是企业规模的膨胀必然会引起组织层次和跨度的增多,这时保持较高的执行力和协调力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设有市场部和销售部的企业都有这样的苦衷“当销售形势不好是销售人员抱怨市场促销工作不到位,市场人员反唇相讥销售人员不干活,哪知道市场工作的辛苦和艰难;当销售形势好的时候市场人员抱怨功劳不应该仅属一销售部我们也有一份”。如何平衡各部门攀比心理,引导其向积极的一面发展是内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协调各部门之间工作配合实现无缝隙工作覆盖又是一项重要的职能管理内容,于是乎有的企业设立了不管部,但问题似乎只能解决被动性杂事,并不能实现创新工作,特别是对提高企业竞争力新的挑战无人去思考和探索,培养和物色几名企业经营发展思想者、创新者和探索者是公司实现再发展核心竞争力所在,因为它是企业发展工作母机,是企业原动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