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我的房子?
作者 杜轩锐 编辑 康立江
房价飞涨,像芝麻开花,老百姓讲话“涨疯了”。于是 “钉子户”吴萍杨武者有之;排队购房者有之;囤房居奇的炒房者、租房者有之。于是各路专家学者精英荟萃,传来各种声音:结构性不合理--大面积住房居多者有之;开发商牟取暴利者有之;最匪夷所思的声音就是:房价上涨的原因是因为老百姓都去排队购房。如果大家都不买房,房价就不会增长了号召老百姓“不买房运动”的经济学教授很幽默。如果你真听了他的,美丽的姑娘将会成为了别人的新娘。
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最浅薄的理论就是市场是一个无形的指挥棒,“市场中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指挥着老百姓的消费行为。自从1998年房改政策实施以来,中国的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大幅度上升。房产商也好、炒房者也好,是为了牟取其中的利润,是市场经济这根无形的指挥棒的指引,这与其他任何行业的老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的过程一模一样。
有理论分析,房产投机对增加房屋供给是有效的。经济逻辑是:炒房者购买了房子,房产商才能收回资金用于新楼盘开发,炒房者则承担了卖房子的风险。炒房者越多,风险越分散,房产商开发新楼盘的速度越快。如果他们受到的打击越烈,房价越容易上升。因为相当于增加供给的努力受到打击。号召老百姓不买房以使炒房者的亏损来增加房产供给是明显地违背经济学逻辑的。
目前舆论强烈谴责“投机者”的原因是因为“投机者”囤积居“奇”,因为房子过于抢手,而炒房者以各种发式和技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买房,就像火车站的票贩子在春运高峰期间倒票一样而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粮食被囤积,降价的希望在于新粮上市;房子被热炒,是因为需求增长因素的存在,降价的希望在于增加供应。老百姓说,我要结婚呀,我要进城呀,我三世同堂住一间房呀,房子呀房子,让我如何不想它?
希望这些专家学者在求真务实上下一点功夫,而不是老为了要哗众取宠而舍本逐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