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不是注资而是化解泡沫!
——“无股可买”的无奈与尴尬
文/董登新
2005年,中国股市最低跌破千点大关。之后的短短两年时间内,大盘却疯涨至6124点,累计涨幅超过500%!沪深两市平均市盈率曾经直逼80倍关口。涨幅与市盈率双双创下世界股市近两年最高记录!力竭而衰,这是牛熊交替的市场法则!
然而,在此疯牛氛围与市场背景下,牛市传销大师急呼:“炒股致富”、“买股票就是买黄金”、“2007年攻克8000点”、“2008年拿下1万点”,如此等等,多么具有蛊惑力的宣传攻势!多么具有杀伤力的传销口号!当然,究竟有多少股民被他们挂在顶峰、吊在半空?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2008年2月1日,当大盘深调至4195点时,传销大师们齐声高呼:政府该救市了!不救市的政府是不负责任的政府!不救市就是卖国,不救市就是让洋鬼子捡便宜!
怎么样?有嘲讽意义吧!这些人究竟是传销大师?还是赌徒,抑或是民间巫医?昨天还在喊叫8000点、1万点指日可待!今天却又叫嚣:政府必须赶紧救市!
是啊,救市?救什么市呢?对了,救泡沫市!因为传销大师们都说了:泡沫不能破!谁敢捅破泡沫,谁就没有好结果!这应该算是传销大师们的一种最恶毒的诅咒和威胁吧!其实,传销大师们是最害怕泡沫破灭的,因为泡沫破了,他们也就露底了,甚至会招致广大上当股民的唾弃。因此,救市等于救自己!
那么,这些传销大师们究竟要政府去救一种怎样的泡沫市呢?尽管股市下跌最深时,大盘累计跌去2000点,跌幅接近峰值的1/3!然而,即便在如此深幅暴跌后,6元以下股票却不过10只,5元以下的股票更是不见踪影。与此同时,百元股多达8只,其中,居然还有两只站在200元之上,而且这些高价股的市盈率一般都在百倍或数百倍之上,这样的泡沫市,你要政府如何救法?
股民说,2007年以前,中国股市5元以下的低价股占相当大的比例,买股就像买白菜!可现在就连垃圾都炒上了天,无论多么垃圾的股票也都不愿回到5元之下,现在买股票真的就像买黄金,太贵了!这种无股可买的泡沫市,真的需要政府来救吗?
是的,泡沫市“病入膏肓”,当然需要救市啦!不过,不是用“注资”来救市,而是要用“扩大供给、规范制度、完善监管”来救市。因为救市的本义应该是:在无股可买、投资价值普遍缺失的情况下,股市变相成赌场,股票变相成筹码,化解泡沫、消除风险,当是政府救市的当务之急!化解泡沫、消除风险,也是政府稳步健康发展股市的一贯初衷!
政策建议:无股可买有两种情形,一是股市泡沫过大,市场投资价值丧失,导致无股可买的尴尬格局;二是优质股票严重短缺,或是现在已无“值钱”的股票可买。因此,机构、主力或庄家,除了自己制造差价,自娱自乐抢反弹,搏取短炒收益外,几乎无所事事。基于这一市场格局,监管层“救市”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应该优先扩大股票有效供给,并尽快推出创业板,缓解股市供求严重失衡的状况;另一方面,加大垃圾股的退市力度,纯洁上市公司队伍,恢复中国股市的“优胜劣汰”的资源配置机制,同时,为中国股市注入新鲜活力,这必将有助于恢复或提高中国股市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