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消费也称之为公款消费、职务消费,其实质是权力消费!我国的公务消费体制基本是延袭建国以来的前苏联模式,改革开放三十年,只有量的增减,没有质的变化。目前看来,其负面作用越来越大,成了浪费国家宝贵资源,巩固强化权力意识,直接或间接滋生腐败的培养基。
这并非笔者危言耸听!请看现实:公车消费让官员们的“坐骑”越来越高档,越来越豪华,屁股底下一座楼毫不为过,换领导即换坐骑屡见不鲜;官衙消费让不少官员的办公场所日益奢华,曾有报导某贫困县的镇委、政府衙门豪华超过美国白宫;公差消费让官员们以考察为名游遍世界各地,吃遍全球珍馐美味;公款接待让国家资源浪费起来无人心疼!等等等等,如今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如果公务消费制度得不到根本转变,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已。
有资料显示,全国仅公款吃喝开支1989年为370亿元,1990年达到400亿元,1992年超过80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2年,达2000亿,等于吃掉了一个三峡工程!2005年,突破了3000亿元大关,吃掉了一艘小型航空母舰!2006年,公车支出3000多亿元,公款吃喝3700多亿元,超标准建办公楼还没计算在内,但一定是个天文数字。2007年统计数字尚未公布,但绝对应当再创新高!
公务消费不仅仅浪费资源,更滋生腐败,助长官本位等封建意识。公务消费是职务与权力附加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官越高,权越大,可支配的公务消费资源越多,所受到的监督制约越少,无与伦比的附加值,引无数精英競折腰!千方百计买官、卖官,钻营官场,一旦摄取到权位,则可以任意消费公务资源:继续买官、买权巩固本位,希冀上位;任意挥霍公款假公务之名个人享受;公款炒股、公款经商甚至公款豪赌。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改革开放已三十年,“三十而立”,该到了彻底改变公务消费制度的时候了。以前中央也曾多次试图改革公务消费体制,终因公务消费者均为手握重权的官员们,在他们的极力反对,轨磨硬顶下而功败垂成,阻力之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但公务消费改革应当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公务消费体制得不到彻底改变,政治体制改革无法进行下去。因此笔者拟了个有些震动性的题目:公务消费不除国无宁日,意在引起决策者注意,排除万难,将公务消费改革进行到底。
这并非笔者危言耸听!请看现实:公车消费让官员们的“坐骑”越来越高档,越来越豪华,屁股底下一座楼毫不为过,换领导即换坐骑屡见不鲜;官衙消费让不少官员的办公场所日益奢华,曾有报导某贫困县的镇委、政府衙门豪华超过美国白宫;公差消费让官员们以考察为名游遍世界各地,吃遍全球珍馐美味;公款接待让国家资源浪费起来无人心疼!等等等等,如今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如果公务消费制度得不到根本转变,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已。
有资料显示,全国仅公款吃喝开支1989年为370亿元,1990年达到400亿元,1992年超过80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2年,达2000亿,等于吃掉了一个三峡工程!2005年,突破了3000亿元大关,吃掉了一艘小型航空母舰!2006年,公车支出3000多亿元,公款吃喝3700多亿元,超标准建办公楼还没计算在内,但一定是个天文数字。2007年统计数字尚未公布,但绝对应当再创新高!
公务消费不仅仅浪费资源,更滋生腐败,助长官本位等封建意识。公务消费是职务与权力附加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官越高,权越大,可支配的公务消费资源越多,所受到的监督制约越少,无与伦比的附加值,引无数精英競折腰!千方百计买官、卖官,钻营官场,一旦摄取到权位,则可以任意消费公务资源:继续买官、买权巩固本位,希冀上位;任意挥霍公款假公务之名个人享受;公款炒股、公款经商甚至公款豪赌。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改革开放已三十年,“三十而立”,该到了彻底改变公务消费制度的时候了。以前中央也曾多次试图改革公务消费体制,终因公务消费者均为手握重权的官员们,在他们的极力反对,轨磨硬顶下而功败垂成,阻力之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但公务消费改革应当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公务消费体制得不到彻底改变,政治体制改革无法进行下去。因此笔者拟了个有些震动性的题目:公务消费不除国无宁日,意在引起决策者注意,排除万难,将公务消费改革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