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楼市比股市
文/黄罗维
年末岁初的投资市场,除了跌宕起伏的证券市场外,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房地产市场了。随着去年一系列调控措施的出台,近来有关于楼市走向的“一举一动”也时刻牵动着人们的神经。一时间,通过各种渠道传来的有关于楼市的各类消息也是不绝于耳,有的说北京房价“高位跳水”,又有的说广州房价“大幅低开”,在此类讯息的不断刺激下,也终于让不少人惶惶不安起来。与此同时,甚至有不少“专家”不甘寂寞,抛出了这样耸人听闻的观点:“楼市拐点来了,房价不久将下降50%!”。
“暴涨过后房价必然大跌,跌幅将超50%!”。对于这样的论调,大部分市场中人已经是非常熟悉的了,这几年来多位专业级人士就是靠着这样“犀利”的言论走到了市场的前台,成了如“超女”般崛起的“明星”,洋洋洒洒之余更给人以一种疾世愤俗之感,好不热闹和风光。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几年来楼市的表现却让这些“专家”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了。
其实,这种所谓“暴涨暴跌”论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其背后恰恰折射出长期以来在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一种倾向,就是简单地把楼市比作股市,不仅一些股市术语经常被用在楼市当中,甚至对于楼市的走势也从股市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推断,很多的分析也运用股市的手法做比较研究。由此,既然股票能快速地大涨大跌,那楼市为什么不能?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极其荒谬的!
虽然都是带有投资性的市场,但楼市和股市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并不能把它们放在同一地平线上进行比较。首先,市场的性质不同,股市是一个纯粹的投资市场,它是资本流动和企业融资的场所,而楼市则不同了,它的首要功能是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其次才兼有投资的功能;第二,对个人的影响不一样,任何人都可以永远都不持有股票,但无论是买房还是租房,它都需要有房子来居住;第三,供应的方式不同,股市的供应可以通过增发新股来实现,从长期来看是无限的,而楼市供应最根本的是来源于土地,是有限的;第四,价格体系不同,股票的价格简单明了,可以通过市场行情系统查到,而楼盘的价格就比较复杂了,成交价、平均价、挂牌价,它们之间的差距会非常悬殊;第五,政策的着力点也不一样,对于股市的调控主要集中在市场资金的流向上,而对于楼市则更在于让每一位老百姓都能充分享受到居住的权利。当然,还有其他诸多的迥异之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由此,楼市所具有的许多特点也决定了其运行有许多独特之处,周期也比较长,绝不会简单地大起大落。在这一点上,时下许多“专家”时髦地把楼市比作股市的言论,不仅是没有理由的无稽之谈,而且还会对市场产生许多危害,产生很多误区。
首先是夸大了市场价格波动的幅度,比如混淆了像挂牌价和成交价等的区别,如果有一套二手房挂牌价为2万元/平方米,成交价为1万元/平方米,就因此而得出下跌50%的结论,显然是滑稽可笑的。另外还引发了许多毫无意义的辩论,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所谓楼市“拐点”之争,这又是一出自拉自唱的闹剧。其实,任何一个长期发展的市场都不是直线向上的,均会出现阶段性的盘整和调整,不断地去争论所谓“拐点”有没有出现,就像是小学生咬文嚼字的游戏,既浪费了大家的口舌功夫,又没有任何市场意义,还是少说为妙!
各种奇谈怪论的“百花齐放”,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广大普通购房者,让他们在市场的涨涨跌跌中摸不清楼市的真实走向。楼市的发展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但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市场在某个时段出现了过快上涨,就必然会导致政策面的调控,从而引发下一阶段的整理,如此不断地循环往复,而这几年来市场的运行轨迹也已不断地印证了这一基本观点。
所以归根到底,我们绝不能以炒股的心态去看待楼市,这样既不会让你有盲目追涨的疯狂心态,也不会因为市场的一时变化而没了方向。一句话,理性购房才是根本。(作者:黄罗维)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