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客为主的“可口可乐”给我们留下了多少反思?


  
  反客为主的“可口可乐”给我们留下了多少反思?

  可口可乐居美国,向往开辟新大陆,

  企图打开中国门,他们选择落脚点,

  京广深厦四城市,同时签约饮料厂,

  时限签定十年期,双方合同并约定:

  美方免费向中方,提供设备与技术,

  中方购买用外汇,美方饮料浓缩液,

  经过稀释罐装后,市场销售在中国,

  销售所得归中方,美方不再分收入。

  为了扩大此销路,广告宣传不可少,

  但其国内宣传费,中美双方各一半。

  美方支付以美元,市场大门被打开,

  甚至挤走国产牌,剖析原因应反思。

  合作表面好处多,设备技术无偿供,

  广告宣传费各半,国内收入归中方。

  其实这里有奥秘,钓鱼谋略在其中,

  美国从中更获益,可口可乐商标牌,

  美国公司独享有,按理广告美方付,

  谁的商标归谁有,就该由谁来宣传。

  但是美方只出半,美方便宜却多占,

  还有主要是美方,抛砖引玉抛计谋,

  门外挤身进门内,市场优势被抢占,

  喧宾夺主设圈套,反客为主占主位。

  唤醒世人警钟鸣,商海战场陷阱多,

  中外合作谋远略,公司联盟慎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