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深化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企业经营机制的涵义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有效经营,企业内部各机能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企业经营机制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自负盈亏机制、动力机制(激励机制)、自我调节机制、自我约束机制、技术进步机制等经营机制基本要素。我国国有企业现在还不是真正的企业,企业经营机制的形成,要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解决。企业经营机制是企业具有生命力的基础,企业具有生命力的最基本最一般的现象就是自我更新。只有自我更新,企业才有生命力。谈到企业生命有机体,它往往给人以两方面的深刻印象,一方面是它依赖于外部环境条件。例如国家政权的稳固、管理体制的完善、政策法律的稳定和市场体系的健全等等。一旦出现异常,企业将遭受很大打击。另一方面企业又表现出相对独立于其外部环境。如我国前段出现的市场疲软,有些企业不但未发生危机,反而产品价格坚挺,供不应求。是什么使企业有此自强的能力?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企业有机体的“内环境稳定”(Homeostasis)。这是借用生物学家伯纳德(ClaudeBernard)针对生物有机体内环境稳定性而提出的概念。他认为有机体内存在某种机制,当体内某个系统或机能发生变化时,它通过反馈进行自组织使机体内环境稳定。正是由于这种内环境稳定才使有机体得以生存。例如,人体体温是恒定的,体内存在一种机制可以使各器官需要热量多少自动加以调配。当太热时,皮肤小动脉扩张,皮肤发红,循环加快,热量辐射掉并大量排汗;当遇冷时,皮肤小动脉收缩、皮肤苍白,出汗减少,于是热被保存。同时浑身打颤、肌肉紧张增加输出热量,帮助身体暖和。同样,人体内存在的血液循环机制、消化机制等都存在类似的自组织原理。依据这一原理,我们把企业视为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企业也应存在“内环境稳定。”只要企业各系统的机能均衡发挥作用,使企业内环境稳定,企业有机体就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如果各机能出现失调,内环境紊乱,企业就会气血不足,消化不良,精神不振,企业就不会有活力。如果各机能出现亢进也会使企业内环境紊乱,如产供销衔接不好,消化机能受阻,企业产品质量和数量就会出问题。如果企业管理系统中领导机能亢进,会产生瞎指挥,项目盲目上马,使企业走上歧途。因此,保证企业实现有效经营和各机能功能正常,使企业生命有机体内环境稳定的基础是健全的企业经营机制,它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依据和基础。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我国的企业经营机制不健全,致使企业系统功能处于一种呆滞、僵化的状态、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主要表现在对外缺乏灵敏的信息反馈和适应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对经济动向和市场信号反应迟钝,缺少防御外部冲击的机能;缺乏保持各系统高效协调运转和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利益机制,无力制约和克服企业内部指挥不灵,互相矛盾,运转缓慢和“大锅饭”等弊病,同时,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基本条件,缺乏健康有力的“造血”机能,企业生存能力极其脆弱。其根本原因是“企业”被看成是国家这个大经济单位的一个大车间,未形成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也就是还未被看成是一个企业有机体。而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就很难适应。因此,要把社会主义国有企业转换为真正的企业,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健全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恢复其各种功能,具备起码的生存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发展和提高。
企业经营机制简论
评论
2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