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受困阿赫留斯之踵,火箭需要英雄挺身而出


福祸如此相依,结局如此惨烈。12连胜的豪勇帮助火箭杀回前八、飙升实力排行榜三甲时,姚明又伤了。伤别4个月的代价是本赛季剩余比赛全部报销,奥运会能否披坚执锐目前也仍是未知数。

3年之中大姚三次大修,尤其本次重伤之前居然毫无保护措施,直至突然宣布无法继续征战,火箭的医疗团队绝对难辞其咎。西部鏖兵正烈,紧要关头大将折阵,这对当下士气正旺的火箭无疑是当头一棒。不过在责问火箭理疗不利的同时,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以姚明的身体结构,连续应付如此高强度的对抗,确实有如杯水车薪般艰难。

黄种人的体魄和骨骼密度不适于高强度的高 密度作战,全美四大职业联赛中鲜有东方球员身影就是明证。美国人自然深谙其中道理,早在姚明出道之前,联盟球探为其设定的模板就是萨博尼斯类型的球员。不 否认姚明在高位、腰位发挥能量的天才与悟性,但是,真正让大姚成长为首屈一指的中锋技术则是禁区单打和“上海舞步”的熟练运用。两大杀招的威力只有在低位 才能完全施展,而走近低位的代价则是必需无限期应付对手的纠缠,以及不期而至的伤病。

须知,老萨即使在巅峰赛季也未能打出过“22+10”的数据,说姚明今天的成功是建立在“半自杀”基础之上,应该并不过分。官方给出的姚明受伤答案是, “应力性骨折”,相信这一医学上的专业名词近期将会频繁见诸于各大报端。用最通俗的话语解释,“应力性骨折”就是:运动员由于长时间承受过度压力而导致的骨骼严重劳损。

细心观察比赛就不难发现,姚明的转身和脚下移动每每都是以左脚为轴作为进攻起始点,当一个身高7尺6寸、体重超过300磅的巨人每每将重心放在左脚,不断的发力和持续运劲时,他所承受的压强和反作用力将会对身体造成何种负担,相信学过初中物理的朋友都会清楚。回顾姚明最近的行程就不难发现,除了新奥尔良的明星赛稍显轻松外,与骑士、黄蜂、公牛的较量都是生死搏杀的硬仗,虽然结局都赢得轻松,但过程无不充满艰险,而姚明正是那个在刀光剑影中冲锋在最前线的战士。

当阿尔斯通能在外线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从容出手三分、当麦迪的突破能轻易杀入对方腹地、当兰德里在内线可以获得更多的自由空间、当火箭众将风生水起,将对方逼至左支右绌,这些气势恢宏的攻势背后正是源自姚明的牵制能量不断发挥作用。专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姚明1月份没有拿到任何一次周最佳,却能荣膺西部月最佳,这就是价值的最好体现。

火箭的连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阿德尔曼坚持了由内及外的战术思想,姚明得分可能没有麦迪多,抢篮板也许没有兰德里生猛,但11号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于球队的支持,可惜的是,左脚脚踝却没能给予主人更多的支撑。

在最关键的时刻倒下,也许一切都是天意。骨折在考验姚明的恢复能力,更加考验着火箭全队的应变能力。阿帅技术上的选择可以有很多,重新启用穆大叔是个办法,安排斯科拉和兰德里同时先发也是种选择;但关于战术方面的建设则充满着变数:姚明不在,是否仍坚持既有打法,还是授予麦迪进攻全权,抑或是用斯科拉的精明重拾普林斯顿?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火箭3月赛程的看点。

也许应该称呼姚明的脚踝为“阿赫留斯之踵”,至少火箭拥趸会喜欢这一英雄情节。熟悉《伊利亚特》的朋友应该知道,阿伽门农的联军最终将胜利带给了特洛伊,但取胜的关键不在阿赫留斯的骁勇,而是取决于底俄普斯的机智;骁勇的姚明倒下了,为难关头、存亡之秋,期待火箭能有智勇双全的英雄挺身而出,至于人选——我们都希望他是T-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