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赌服输到开设赌场——分析浦发理财零收益
关键词:浦发理财零收益 QDII 赌场与赌徒
投资10万年收益居然不到40元,浦发汇理财F2产品在去年股市大好的情况下,年终收益仅为39.6元,遭到普遍质疑。对比的是:银行在2004年至2006年期间推出的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3至5年期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大多在3%左右。而央行从2006年以来连续加息以后,三年期存款利率已涨至5.4%,五年期存款年利率已涨至5.85%。
投资者认为,该理财产品存在严重漏洞,浦发行有设置理财陷阱之嫌。
按照合同约定,浦发汇理财F2产品金额10万,期限一年,不能提前赎回,预计年收益为0%-16%,收益支付日为2007年12月28日,根据银行公示,该产品收益率为0.0396%。这意味着一年投资10万只能获得39.6元的收益。
一年投资10万收益不足40元。这不能不让梦想着投资海外市场赚大钱的中国投资者感觉极度失落。
根据合约,该产品与建设银行(0939.HK)、中国人寿(2628.HK)、中银香港(2388.HK)和招商银行(3968.HK)挂钩,产品到期收益取决于4只股票从2006年12月28日到2007年12月19日间的涨幅,计算公式为:16%-(涨幅最高者的涨幅-涨幅最低者的涨幅),如果为负,则收益为零。这4只股票中,涨幅最高的是招商银行,为96.25%;涨幅最低的是中银香港,为-2.62%。由此计算:16%-(96.25%+2.62%),最终收益为零。
浦发银行称,这些期权都是摩根士丹利和美林等国际投行发行的,但期权未来实现的概率是多少,连这些国际投行都无法预测。媒体称,接下来又传出另外五六家银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出现或有可能出现零收益情况。
在股市大好的情况下,还要遭遇零收益,这在任何投资者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结果。
在本人看来,“零收益”状况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
1、在跌宕起伏的国际市场环境:此F2显然是一款QDII产品,是用来投资海外的,所以就不能不看国际资本市场的状况,而所谓股市大好是指国内的股市,其实国际股市就没有那么好看了。虽然A股与H股有打不散的联系,但“港股直通车”一直是风声大雨点小,很难向前推进半步,美元逐渐疲软下行,受“次级债”的拖累,全球股市都在疲惫中挣扎,而港币汇率与美元汇率的直接关系又如此紧密,因而从汇率到利率、从股市到房市、从欧美到亚洲,任何与国际接轨的市场都难逃厄运,在去年本人曾经写过多篇关于QDII的分析问题,逐渐已经被证明是赔钱的投资。
投资者是否能够再理性一些,不要轻易——特别是在当前涉入QDII这样的混水。
2、紧缩银根需要更多的存款准备金的国内环境:中国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先后十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六次加息,而且2008年又是坚定不移地执行紧缩型的货币政策,自然也是有所影响的。因为紧缩型的政策的核心是加息,前提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如冬天要多穿几件衣服,冬眠的动物要多储备一些过冬的粮食一样,银行也要在经营中多要效益,以扛住大的市场紧缩的凄风苦雨甚至是暴雪成灾。所以,即使有收益,也需要表现得“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一样。
这不是欺诈,而是保命!
3、国际同行业性的共同特色:本人从来不认为银行家是慈善家,银行更不是慈善机构,这是事物的本质。银行假如仅仅通过存贷款之间的差价就可以生存,也就不会有进一步的进取心,其实银行的理财产品早就被称为“超市”。但基金也好,各种名目的理财产品也好,都是货架上的商品。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仅去年前三季度,各中外资银行共销售1643只、2836款个人理财产品,而去年全年销售总量有望达到1万亿元。既然超市就是商品,就牵涉到推销与购买的问题,而且那种产品的质地原本就不是由投资者个人甚至设计推销这种产品的金融机构自己控制的。
4、次级债的国际大环境:国际投资者没有理由对2008年的投资前景持乐观态度。美国即将面临的经济滑坡与经济危机,需要比以往更长的时间才能够恢复过来。
这也许就需要重新来评判格林斯潘所执行的 强势美元政策的历史功过了。在本人看来,表面上是让美国长时间处于高速发展中,但实际是在透支未来,在吸国际资本的血。
5、国内银行业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差距:国内银行业与国际同行之间的操作水准差异虽然不如悲观者所说的那么大,至少在发展历史与策略等方面看,中国的操盘手处于下风是显而易见的。
否则为什么中国第一支QDII就遭遇滑铁泸;为什么中投刚刚参股黑石公司,那家原本坚挺的公司立刻显现颓势,让中投公司的投资被套牢?为什么在美国次级债被深度研究之后,赫然发现我们的某家银行在其中也有数十亿元的损失?为什么每次我们进入人家的门槛本来是想爽一把,却最终发现那不过是另一家赌场。
任何赌场都不会让赌徒赢钱的。
因此才出现投资者和浦发银行都觉得自己受了委屈的尴尬局面。浦发绝不可能是故意给投资者“挖坑”,不可能以牺牲投资者利益来换取自己的收益,因为这事关银行声誉和回头客。如果银行故意拿一款高风险、零收益产品“忽悠”投资者,那纯粹是拿自己的信用玩火。
6、不成熟的心态:每个投资者都带有赌徒心理,而那些自己去操盘的为赌徒,另一些则把命运交到了别人手上。看到国际市场在朝我们招手,将中国市场以及人民币作为强者来看待,我们就耐不住性子,纷纷技痒而将血汗钱投入滚滚的洪流中,还在梦想着有一夜暴富。却不知,任何发财的故事都是需要资金的一方忽悠投资人的,一旦你做出了投资的决定,才会给你看那千疮百孔的伤疤,才告诉你所谓的超值回报不过是一道扑朔迷离的算术题。
而市场是残忍的,不是普通的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
由此,我们便捶胸顿足,丧失离职,想赢怕输,不惜把裤子都压上去,甚至债台高筑,由此,又一批在赌场输得精光的赌徒就诞生了。
在不成熟的心态下,在跌宕起伏的市场环境下,在紧缩银根需要更多的存款准备金的国内环境下,在次级债的国际大环境下,以及国际同行业性的共同特色、国内银行业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差距等角度来看,出现零收益倒也正常。
我们多么希望投资操盘手兢兢业业地用尽平生所学为我们赚钱,却在好处方面分文不取啊!
但现实问题是:在国内几乎没有那样的专业人士愿意那么做;即使国内的专业人士愿意那么去做,国际专家们也未必就会允许;即使国际专家们愿意那么去做,别国政府政府也未必愿意去做;即使政府愿意去做,客观的市场规律也未必允许。
否则就不会有银行的操盘手由于操作失误而遭遇数百亿美元的损失了,也不会有顶间银行的CEO被迫辞职了。更不会有国际著名银行动辄季度亏损上百亿美元了,而现在“次级贷”的压力已经迫使美联储紧急降息0.75%,美国政府破天荒地动用政府基金,动用国库,并减免税收等数举并用,以应对整体经济的颓势。
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是高智商的精英,加之高高的市场准入壁垒以及国际化的通行标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会给人一种威慑力。连相当明显的31天的存款只给计算30天的利息,这样的诉讼都无法告倒中国的银行,更不要说其他的纠纷了。
所以并不是一定要提银行息事宁人,而是经一堑长一智。但问题是如何长这一智呢?!难道让我们在风险防范方面做的比专业人士更滴水不漏?难道我们自己亲自操刀就比专业人士收益高?难道我们转投外资银行的门下就不会遭遇损失?难道让我们对国资的一切都持怀疑态度而让中国的股市重新陷入熊市的万劫不复的深渊?
自从理财产品“零收益”事件爆发后,从产品设计到风险提示,以至于产品宣传与推销到行业监管,都被提到质疑的范畴。银行形象立刻大打折扣。加之浦发银行计划增发10亿股A股股票,拟筹集人民币400亿元的巨鹅资金。成为导致A股大盘股指力破2007年的年线难以抵赖的因素,这就把浦发行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媒体纷纷刊登与转载投资者投资增值梦想破灭的委屈,而作为当事人之一的浦东发展银行,也将此作为重大危机公关来处理,对以浦东发展银行不信任为核心的文章与分析连篇累牍。加之浦东发展银行的巨额再融资,更成为当前证券市场出现“倒春寒”的原因。
金融领域和各传统产业一样,但确实很多问题是存在的。离的近了,就会发现很多在艺术照上难以发现的雀斑等瑕疵,甚至那根本就不是什么瑕疵,而是病入膏肓的表现。
另外,据说某些发达国家的银行在代客理财的时候,不仅从来都不承诺收益,连保本都未必承诺,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要收取客户的资金保管费。而且这几乎是国际通行的行规。
即使罗杰斯这样的投资大师,都在深入了解中国银行业的内幕之后,遗憾地表示要重新思考是否需要长期持有中国银行业的股票了。那一天,罗杰斯在CCTV的《经济半小时》发了一顿牢骚,媒体报道这一言论之后两天内,大盘就开始下探的势头,并一直持续颓靡之势,恐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相当微妙。这方面因素一直被坊间所忽视。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很为难的是,过于深入考察行业或者企业内部,往往就会惮于去投资与深度进入。而现在再去揭发银行业的黑幕,则更会为已经在低迷的中国股市雪上加霜的效果。
从这个角度而言,对于某一特定年份的零收益,我们是否也需要持宽容的态度呢?!
当然,那些买了相关理财产品并没有得到预期收益的投资者或许会说这种论调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试想,假如由此引发了对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的怀疑,而导致所有上市与非上市公司的怀疑,中国的股市还不知道再要下跌多少点呢!
那个时候蒙受重大损失的势必要包括基民与股民,当基民成为“饥民”,当股民的投资热情“做古”而成为“古民”,当股市、房市、汇市等等都没有任何泡沫,回头再看当下某些银行的某种理财产品的零收益,是否就有无端炒做的嫌疑了呢?
此之损失相比于彼之损失,真的就如一毛之于九牛,一粟之于沧海了。
在缺乏做空机制的市场,我们做什么都容易陷入别人编好的圈套,最终被吊在半空的总是我们,因为我们一直是赌徒,而且是技术平庸、点儿很背的赌徒,做赌徒就是要认赌服输。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开家赌场呢!
因此,我们不由得再次呼吁吵嚷了那么长时间而且早已准备充足的股指期货尽快实行,即使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风险,即使会遭遇外资沽空中国的危险是没有任何悬念的,但至少我们是在与国际投资者站在同一个平台上竞技。假如证券市场真的是个赌场,也要自己开设赌场,让老外带着他们的钞票来玩。
由此,我们又想到了高尔基的《海燕》——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贾春宝
• 地产电影的倡导者-CG产业的新生力量——盛世远景 www.gview.com.cn 品牌总监
• 首创“B 2 M”电子商务模式的芝麻客www.zhimake.com ,COO
• 电话:13269258122
• MSN: [email protected]
• QQ:469063961
• E-mail:[email protected]
•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bekings.chinavalue.net
•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