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217次受贿贪官的“忏悔秀”


    杜欣,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委原书记(副厅级),涉及149人行贿、涉案金额近千万元的腐败案主角。2007年底,河南省开封市中级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审判处杜欣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2008年2月26日《检察日报》)

    几乎每一个落马贪官都有“痛彻”的“忏悔”,杜欣也不例外。在开封市检察院的卷宗内,有一份悔过书,它的作者就是杜欣。杜欣为自己走上犯罪之路总结了四条教训:第一,放松学习和思想改造,人生观、价值观偏离党性轨道,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够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逐步蜕变为一个利欲熏心、自私自利的人。第二,经不住诱惑,拜金主义占据头脑,不能以党员干部的党性原则和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打个人小算盘,患得患失,以权谋私,见钱眼开,私欲膨胀,无视法律和党纪。第三,名利思想严重,贪欲之心放大。所犯罪行远离入党宣誓内容要求,丧失了共产党员的政治立场。第四,个人主义严重,资产阶级思想作怪。追求时尚生活,羡慕腐化消费,恬不知耻地为个人捞钱,搞权钱交易,败坏党风政风。

    看看这“义正词严”的词语,竟然出自一个贪官之手,真是让人难以置信。但细细品味,杜欣的“忏悔”就如同其在位时作报告大多假大空一样,“忏悔书”也是空洞无物,套话连篇。大道理讲了半天,实际上都是些人所共知的说辞,什么“放松学习和思想改造……”、什么“经不住诱惑……”什么“名利思想严重、个人主义严重……”。平时就该明白的道理,并非必须等到案发后才能体会到的。所以,杜欣的“忏悔”听起来词语切切,实际上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伪忏悔、忏悔秀和工具性忏悔,着实滑稽可笑。

    但笑过之后,我们也不能不深入思考。从当年胡长清、李真、王昭耀、尚军等贪官的忏悔到这次杜欣的悔过,每一个贪官都有过一段光荣的悔过“高论”,但这些“忏悔”万变不离其宗,不外乎逐利逐权逐色,除此之外,世间大约也就没有什么可以让贪官追逐的“好事”了。因此,贪官的“忏悔”都有着惊人的“雷同”,如同出自一个模子的表演,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所谓忏悔,本意应当是一种自我揭露与坦白、悔过与自新。而贪官之所以忏悔,不过是一种极力博得同情以试图得到宽大处理的手段而已,不过是东窗事发后的一种道德投机罢了。当然,这也彻底暴露了贪官到“死”都是假话、空话一大堆,到“死”都不说真话的卑劣品质。

    可见,杜欣的“忏悔”,也是在人民的压力下、是在他罪行暴露后,为乞怜而被迫作秀,所以,对他的“忏悔秀”,我们不能一笑了之,而应此为“镜”,进行深刻反思。

    从杜欣的“忏悔书”中可以看出,与所有贪官一样,他的犯罪活动也都是围绕着“权钱”二字做文章,他之所以能够滥用权力,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是因为手中的权力失去了监督。换句话说,失去制约的权力成为贪官犯罪的通行证。如何制约权力?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我们正在努力解决的一个课题。因此,看一看贪官的“忏悔秀”,面对一个贪官的“历史性”结论,我们的确不能仅仅觉得好笑,应当从中感悟到更多的东西。

    新闻链接:“短信事件”牵出腐败案 区委书记先后217次受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