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选四平八稳的“太平官”值得期待


    面对国家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样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郭声琨表示,要改革官员人事制度,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位置。不选四平八稳的“太平官”。(2008年2月26日中国新闻网) 

    我想,郭书记所说的不选四平八稳的“太平官”,主要是指这样的干部:思想上因循守旧,不愿求新思变;工作中墨守成规,不敢闯也不敢冒;解决问题拖拉扯皮,不积极主动;官僚主义严重,脑子里没有公仆意识和服务者的观念。这种萎靡不振的干部,群众称他们是“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塌塌混日子,吃了喝了捞票子”。

    本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遗憾的是这样人不但没有“回家”,而且还有不少人“稳坐钓鱼台”,舒舒服服做官当老爷。在那些经济停滞不前,社会发展缓慢,民生艰难困顿,百姓所怨不公的地方,往往除了有贪官得势之外,还有一批“太平官”当道。他们居其位不谋其政,尸位素餐;对工作不尽其责、竭其力,能推就推,能拖就拖,应付差事;对难事、得罪人的事不敢抓、不敢管,该作为时不作为,该出手时不出手,往往等事情闹大了,问题成堆了,群众投诉了或领导批示了,才不得不“积极”地、甚至是“轰轰烈烈”地去抓去管。

    我认为,这样的“太平官”比贪官更可恨、更可怕。因为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大,贪官已成为过街老鼠、众矢之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是闹着玩的。而“太平官”则不同,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各单位都有,各部门都有,甚至在有些地方还成了大多数。更为可怕的是,很多“太平官”,常常是执掌一方重权的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决定着一群人的政治命运或前途;决定着小则几十万元多达几百亿元的项目拍板;决定着一个部门、一个乡镇、一个县的经济走向和命运。如果让“太平官”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懒作为、不作为甚至乱作为,那么造成的后果很可能就是庸者上能者下、成万上亿的资金打了水漂,甚至使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停滞数年。那真是社会之大不幸,人民之大不幸,其危害程度比贪官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他们不像贪官那样直接吸食民脂民膏,但他们拿着人民的俸禄,花着纳税人的血汗钱,却在其位而不谋其政,这也是另一种腐败。他们的所作所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伤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这样的“太平官”我们党不需要,人民群众也不需要。

    所以,我认为,郭书记所说的不选四平八稳的“太平官”,可谓一语中的,说者痛哉,听者快哉。当前,我国已进入一个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稍纵即逝,不容错失。要想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必须重用那些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官员,那些坚持为长远发展打基础,在艰苦条件和岗位上默默奉献、做出成绩的官员。我们期待北部湾开发如此,更期待全国上下都能这样,以实论官,能者上庸者下,让“太平官” 难享太平。唯此,才能真正教育干部远离世俗之气,常修为官之德,用心想事、激情干事。

    新闻链接:郭声琨:北部湾开发不选“太平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