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是什么阻碍了艺术发展的脚步?》一文


以下是在网上刊出的一篇属名为仙草飞天的文章。

      是什么阻碍了艺术发展的脚步?这个话题既复杂,又简单。
  我曾经对于这个问题作出了一些思考,觉得无外乎存在以下七个方面的因素。
   1.哄抬价格:完全不考虑中国人的实际情况,远离广大群众的接受能力。这种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一些拍卖会上,艺术家和企业家或机构串通一气,目的一方面提高自己的作品价格和声望,另一方面就是干脆为了金钱。
  2.赝品泛滥:大批年青有为的艺术人才为了金钱走上了制造赝品的道路。众所周知,一些名家的作品往往成为收藏家的首选,即使是一般人也常常以具有一件名家作品为荣;同时,名家的作品具有较大、较快的升值空间。在这样的名利驱使下,有些尚未达到艺术家层次,但又的确拥有一定水平的人,就开始了制造赝品的行为。
  3.伦理局限:美术学院应该开设的人体课常常被叫停。这种现象突出地反映在美术学院里。必须承认,训练临摹人体是培养美术人才的必须手段,可是往往会碰到两种现象:一是找不到合适的模特儿,二是行政干预。尤其是后者。
  4.艺术观念:特别是以“术”为本的艺术观念。何谓“术”?“术”即方法、手段。古人有“不学无术”之说。范瑞华先生认为,人若是想要获得某种技能——“术”,就必须从初级开始学。这种认识没有错,但关键在于学到这些“术”的目的是什么?对学而言,学习知识和技能完全是为了掌握一门科学和一种技术;就绘画而论,学生向老师学习绘画的技法,如线描、着色、皴法等“术”。然而学生学到的这些“术”——绘画技法,只是将老师掌握的绘画技法转移到学生手中,这种求知方法从本质上看是以“术”求“术”,其结果是继承、重复前人或老师的绘画技法。
  5.科技发展。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一大批学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都因为工作和生计选择了用电脑绘图、作画,长此以往,基础的知识丢掉了,尖端的技术更是一无所获。所以我想,这是不是因为有许多艺术种类,如国画、书法、篆刻等等是来自于传统,与当今世界先进发达的技术格格不入?
  6.人才届定。什么是艺术人才?艺术人才是不是就一定要文化课过关?这里就存在一个体制问题。许多书法非常有根基、国画基础扎实的学生,就是因为最后文化课没有达标而失去了上大学深造的机会,因而为了生活改头换面从事其他能够找到糊口的饭碗的工作。
  7.不良习惯。在相当多的时候,我们的艺术苗子都因为自身的一些不良习惯而最终断送了艺术前程。比如说不能坚持到底,不吸取教训,有能力、无魅力 ,当老好人 ,不切实际的幻想 ,等等。
  上述这七个方面的原因,已经扼杀了许多艺术人才。没有人才,当然就阻碍了艺术发展的脚步。所以说:“人才是关键。”不仅艺术如此,其他各行各业都是如此。

  笔者认为,在上述文章里至少有几处谈的不妥。

  首先是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单纯从艺术的发展来得出科技的发展影响到艺术的发展,是完全错误的。

  其次是人才界定。什么是人才?人才就是具有才华的人。如果仅凭能否上大学深造就得出以面这篇文章的结论,笔者认为更是有商榷之处。众所周知,许许多多的人才并没有经过大学的洗礼和熏陶,他们完全是由于自身的刻苦、勤奋和努力。

  其三是不良习惯。什么是不良习惯?在中国古代,有很多的文人都个性张狂、放荡不羁,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恰恰成为突显他们个人的媒介。

  由此而来,笔者认为看待一个事物和现象,一定要客观、准确,不好随意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