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晚,《中国经营报》女记者武真(1984年生)在北京市区被杀。
一个美丽的生命,从此香消玉殒。
再见,我们的玫瑰,
永恒的24岁。
生命在严寒中凋谢,
事实让人无法忍泪。
天真的笑靥,
绽放的青春。
一切的美,
永恒的24岁。
无论怎样回想,
一切无可挽回。
我们能做的
你的努力,
你的美,
永恒的24岁。
无限的不舍,
深深的伤痛。
此刻你将我们唤醒,
生命如此美丽,
爱如此宝贵。
武真供职于中国经营报社,负责产经新闻报道。这家创办于1985年,由中国社科院主管、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经济类报纸,在市场上有很高的传播影响力,经营状况也不错。
北京警方以强大的侦破实力,在案发后短短一周内即将此案破获。
凶手抓住了,但一个年青的生命却永远的去了。
武真被杀案,之所以引起媒体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源于她是一个媒体人。作为媒体同行,我为武真离去深感痛惜,也对罪犯深表痛恨!
武真被害虽然是一次偶然事件,但这“偶然”事件所反映出来的深层次问题,有关部门却不能听之任之,继续任其“偶然”下去了。
这个案件已经告破,但有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同时凸显出来:
一、北京治安环境不容乐观
北京是首都,警力不能说不强。经济的全面开放,使一国之都的北京成为全国流动性人口最多的城市,这种流动性也成为滋生犯罪的温床。武真被害的双井地区,位于北京东三环中段,流动人口密集,环境乱、环境差、许多路段一到夜晚就黑乎乎一片。这样的人居环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继续着,有哪个部门对其可能发生的治安风险做过评估和关注?
前几年,随着“收容遣送法”被取缔,大量无业游民滞留在北京繁华闹市,更有“聪明”的游民,干脆就长期留宿在天安门广场温暖的过道里,让值勤警察都束手无策。估计这样的游民在北京有几万之众!
这样的状况,一是严重污染国家形象,成为首都华丽外衣上,一道难以去除的“疮”。二是大量无业人口在北京聚集,成为滋生犯罪事件的隐患。
另外,随着国家民主进程的推进,对罪犯打击力度一年弱似一年,恶性犯罪事件不断升级,政府及治安管理部门却拿不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使犯罪分子穿梭在“民主”与“人权”的空档里,行使犯罪的自由。
武真被杀事件,应该引起北京市政府和治安当局的高度重视了!!
二、单位不能丢弃社会责任
武真的被害,她所供职的单位——中国经营报,也是有责任的!
中国经营报是一份按照市场规则运行的媒体,并在市场化运行中取得了成功。一份成功的媒体,应该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媒体,这份责任不仅仅是对社会承担的报道责任,还有对员工职业生命安全的责任。所以,报社在抓经营的同时,不能丢弃报社采编人员工作、生活和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而不管。
中国经营报是一份按照市场规则运行的媒体,并在市场化运行中取得了成功。一份成功的媒体,应该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媒体,这份责任不仅仅是对社会承担的报道责任,还有对员工职业生命安全的责任。所以,报社在抓经营的同时,不能丢弃报社采编人员工作、生活和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而不管。
在北京,人的生存费用之高居世界之首,记者的职业待遇却不高。记者收入上不去,只能寻找廉价的居所安身。下面视频中,武真所租住的地方胡同破烂,路灯坏了很长时间也无人来修。在这样的环境中,犯罪分子当然可以为所欲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武真不出事,别的居住者也可能出事。
中国经营报的经营收益一直不错,难道为自己的记者安排一些“收费公寓”这样的工作和生存环境也做不到吗?
武真被害后,中国经营报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了这一事件,并对事件进行了及时的善后处理。从报社的官方博客中,我们看到了单位的姿态。但是,我们更希望报社领导,在真诚悼念这个殒去的年轻生命的同时,切实考虑并真正改变报社采编人员的生存环境(要做,其实并不难)。
——员工的生命,就是单位的生命!
——为武真祈祷!
——如花生命一路走好……
武真被害案件告破 上传时间:2008-02-02
视频描述 :
北京警方2月1日通报,《中国经营报》女记者武真被抢劫遇害案告破,犯罪嫌疑人姜涛于2月1日14时落网。
2008-2-3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