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清朝代轮替谈起


春节央视在放映历史剧长河东流”,初一早上,偶然换台时看了一会儿,发现所描写的时期正好是李自成进北京后的事情,但李闯王不是主角,而颇受争议的多尔衮和吴三桂却成了演绎的焦点,这是吸引我的一个主要原因。

 

电视历史剧一直没有摆脱掉戏说的成份,这部剧也是如此。好在我们并不个个都是严谨的历史学专家,作为艺术作品,演义是无法避免的,艺术性、娱乐性和思想性也许比历史真实更能抓住观众的眼球。何况谁又能真正地还原那已经逝去的旧事呢?又怎能深入到历史人物的内心深处呢?历史不过是后人对于前代的追述而已,而考古并不能弥补所有历史缺失的碎片。

 

这部电视剧的时间跨度从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即公元1644年),至南明永历十六年,清康熙元年(即公元1662年)。虽然不算很长,但却是中国又一次改朝换代的重大历史变故时期。1644年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在李自成的围攻下自缢,李自成进入北京称帝,几十天后清军在前明边关守将吴三桂的引导下,入山海关南下,将李自成的军队逐出京城,在多尔衮的指挥下剿灭了南明、李自成、张献忠,直至1662年康熙即位。

 

对于中国的皇朝历史,距离我们最近而被研究得最多的就是明清两朝了。明末曾达到了封建时代的顶峰,之后就是迅速的衰落。检讨这段历史,无疑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未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难怪毛泽东这样以革命起家的人,同时也是非常有造诣的明清史的专家。

 

传统上的中国,是个基本上与外界封闭的国家。国土受到的最大的威胁是来自游牧民族。今天,我们已经不再狭隘地将那些民族视为异族了。汉族地区秉承的是皇朝文化,从宋朝开始受到强烈的冲击,之后是蒙古贵族建立的元朝,明朝是汉族重新夺取文化和政治统治权的回溯,但那时的皇朝文明已经成了一块朽木,岌岌可危之势及无可挽。地痞出身的朱元璋成了开国皇帝就不令人惊奇了。明朝的历代君主可谓龌龊之极,朱元璋之后几乎是老鼠下崽,一代不如一代。这也许不是朱家的基因问题,而是整个中原文化没落的必然结果了。

 

清朝成为最后一个皇权统治,这似乎是一种偶然,但其中有着必然性。让我们做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吴三桂没有被策反,而是成了大顺朝的将军,历史又会如何发展呢?可以肯定的是,李自成的大顺王朝将会和张献忠的大西王朝继续逐鹿中原,胜者为王,或者被第三者取代,最糟的情况是各地出现军阀割据,出现后战国乱局。中国也许还会继续低水平重复历史的足迹。可惜,历史从不给人假设的机会,汉族之外还有其他民族,当时的满族取代了汉族统治阶级,历史似乎到了一个转折点。

 

然而这仍然是一个错觉。从清初统治者努尔哈赤、皇太极开始就留意拉拢网罗汉族知识分子,进关后,更有多尔衮这样有雄才大略而且重视中原文明的人坐镇,很快确定了与汉族快速融合的方针政策,以顺治天下,为皇权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这种融合居然能够将封建历史延续达三百年之久,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奇迹。

 

现在检讨清朝所谓的“康乾盛世”,也不过尔尔。康熙晚年的吏治极度腐败,民间也多有凋敝落魄、民不聊生的记载。之所以还有乾隆盛世,根本原因在于雍正年间对于贪腐的严厉惩治。乾隆即位后将其父亲呕心沥血积累的老本花了个底朝天,嘉庆好不容易熬到这位长寿的太上皇归了天,家底已经很薄了,靠抄贪官的家(如和珅)来充实国库。从此,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便如江河日下而一发不可收拾了。满打满算,清朝三百年,除去顺治的草创时期,政治清明的时间最多也就是康、雍、乾三代,三代而衰,这是一个历史大轮回。

 

中国这段历史是制度经济学里最典型的一个案例。中国的农业文化曾经领先世界数千年,但也因此深陷制度路径约束的陷阱而不能自拔。专制的皇权文化一直是重农抑商的,这种社会政治与经济传统一直在所有朝代交替中得到传承和延续。我们今天仍然给予资产阶级革命者孙中山以尊崇,从历史角度来看,将中国从皇权统治中拉出来乃是其人之最大功绩,这是对制度锁定的致命一击,尽管未能一役而毕其功,但打破了历史循环的旧路径。

 

我们今天应该给予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时期以充分地肯定。中国从此一直在求索着新的制度体系。遗憾的是,漫长的皇权文明几乎已深入脊髓,而且生产力基础也并不能在短时期内快速提升,之后的政治体制未能彻底摆脱旧有传统的影子,我们几乎在全世界找不到能够拿来就用的适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制度体系。

 

今天,我们似乎在现代与传统的交替阶段迷失,与过去的藕断丝连,与现实的痛苦碰撞,让许多国人越发迷茫,我们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一群缺少自己的真实信仰的人。我们应该彻底回归传统还是与传统彻底决裂呢?当然都不对,祖先留给我们的不多有用遗产中,我们知道极端是最不当行的路。

 

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在不断地拷问制度的合理性,挑战着既得利益阶层的权威,我们应该彻底忘却皇权文化,去把握民主的契机,寻找适应新制度的切入点,顺利导入适合市场经济的新的制度路径。我以为对着八零、九零后大讲什么“忠孝仁恕”这些皇权时代的所谓传统文化,是一种有意或者无意的误导。当年轻一代不再有皇帝、王朝的概念时,也许我们就迎来了真正的思想和生产力解放的时代。

 

不过,历史遗迹还是应该妥善保存的,比如故宫,那是值得我们进行历史回味和反思的活教材。“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革”都有过对传统文明的破坏,结果,文物被毁了,而“四旧”却仍深藏在每个人的心中,这是一个无可挽回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