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时代主旋律,推动白银文艺事业健康发展


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生动反映和精神创造的集中体现。白银大地,人杰地灵。在50多年的创业历程中,白银人在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创造了“白银一爆出新天”的建设长歌,留下了许多不可磨灭的文艺瑰宝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财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白银告别贫困、实现温饱、迈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步伐,人民群众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热情,精神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可喜变化。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响应人民和时代召唤,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出色的艺术劳动,讴歌我市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文艺创作空前活跃,文艺队伍新人辈出,创作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

  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全国第八次文代会和第七次作代会上,胡锦涛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重大意义,明确了现阶段文艺工作的主题和任务,发出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号召。这是指导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宏伟的事业召唤优秀的文艺,崭新的实践也必将为文艺创作提供不竭的源泉和动力。面对火热的生活和人民的期盼,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应当自觉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积极投身文艺创造活动,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升起更加昂扬的理想风帆,描绘更加美好的生活蓝图,激励更加坚定的奋进信心,满腔热情地讴歌时代主旋律,努力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功立业。

  一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艺创作,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艺作品引领各种文化思潮和文化追求,体现了时代要求、人民愿望,抓住了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关键,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更好地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指明了方向。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相互激荡的新形势下,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进一步明确目标和任务,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白银精神”,生动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以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在情感的共鸣中得到启迪,在心灵的震撼中获得教益。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深入挖掘潜藏在现实生活当中的和谐主题、题材,以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使各种有利于人民幸福、社会进步的思想观念、伦理价值、行为规范兼容共生、相得益彰,从而促进全社会形成文明诚信、平等友爱、团结互助、融洽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是坚持“三贴近”原则,积极投身于文艺创作活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民始终是文艺表现的主体,生活始终是文艺创作的源泉。离开了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和伟大创造,文艺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艺作品也不可能有感召力、生命力。当前,全市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在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实践中,我市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火热生活需要文艺工作者去关注,人民群众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需要文艺工作者去讴歌,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需要文艺工作者去营造,丰富精彩的文化资源需要文艺工作者去发掘。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白银,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深入企业、乡村、社区等生产生活第一线,了解群众生活,感受群众情感,从中激发灵感,汲取创作营养,努力创造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广大作家、艺术家要把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实现人生价值和创作追求的崇高目标,在和全市175万白银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伟大实践中,获得艺术的恒久魅力。

  三是增强精品意识,为人民群众奉献优秀精神产品。一部精品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对人们的精神追求,对繁荣发展文学艺术事业,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导向作用。在普遍繁荣的基础上,努力推出艺术精湛、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是优秀作家、艺术家安身立命之所在。我市文艺家曾经创作过一些影响深远,让白银人民为之骄傲的文艺作品。但是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相比,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相比,与促进白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迫切要求相比,我市精品创作的力度和水平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切实增强精品意识,把精益求精的要求贯穿到每一个作品的创作中,尊重艺术生产规律,深入挖掘白银特色文化资源,借鉴运用一切先进的创作理念、创作手法和生产、传播方式,孜孜不倦地进行艺术的锤炼和打磨,努力创作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美的优秀作品,打响特色文化品牌,大力提升文艺创作的整体水平。

  四是顺应文化变革潮流,努力开拓文艺创新的新天地。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文学艺术永葆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所在。应该说作家艺术家从来就是全社会中最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之一。古今中外,闻名于世的文艺大师,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无一不是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结果。不朽的文艺经典,既渗透着历史积淀的体验和哲理,又蕴含着时代孕育的理想和精神;既延续着传统艺术的特点和优势,又创造着新颖鲜活的内容和形式。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超越前人的创新勇气和敢为人先的创新胆识,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一切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从生生不息的黄河文明中,从日月同辉的长征精神中,从艰苦奋斗的创业历史中,从开拓创新的转型实践中,从造福桑梓的“三苦两乐”中,从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中,从所有白银人民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博采众长,厚积薄发、融会贯通,不断进行文艺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创新。要根据时代变化的新特点,人民群众审美情趣、欣赏习惯的新需求,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发展,积极探索文艺题材、体裁、风格、语言、形式的创新,使文艺产品和文化服务更具吸引力感染力,更让人喜闻乐见。各有关部门要努力从制度上鼓励和支持各种形式的文艺创新,使文艺工作者的一切才华都有展示的舞台,一切探索都有选择的路径,一切创造都有实现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活力,努力开辟白银文学艺术的新天地。

  五是践行“德艺双馨”的要求,努力成为人民喜爱的文艺者。“德艺双馨”是社会对文艺人才的最大期许,也是文艺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繁荣文艺事业,关键要有一支德艺双馨的高素质文艺人才队伍。文品亦人品,文格即人格。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创作优秀作品和培养高尚人品结合起来,注重自身的思想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精神境界的升华。要进一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恪守职业道德,弘扬职业精神,专心致志,孜孜以求,努力攀登人生和艺术的高峰,做德艺双馨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要虚心向生活学习,向经典学习,向前辈艺术家学习,向同行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实践,潜心钻研,努力练就过硬的业务本领。要严肃认真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人间正气。要进一步加强团结,弘扬团队精神,形成文人相敬、文人相勉、文人相学的和谐风气。青年文艺工作者生逢伟大时代,必将大有作为,是我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未来。尤其是他们既处在激情奔放、活力四溅的创作旺盛期,又处在人生的选择期、探索期和成长期,广大青年文艺工作者要坚持把人品重于文品,立德先于立言作为人生的箴言,秉持高尚文化理想,培养健康审美情趣,修炼良好个人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正确对待眼前的名利,时常感念社会的培养,倍加珍惜国家和人民的厚爱,谦虚谨慎,力戒浮躁,尊重前辈,互谅互助。要以对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良好的敬业精神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用真诚的艺术态度和创造性的精神劳动,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和喜爱。